近年來,福建龍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緊緊圍繞“生態、特色、優質、安全”生產目標,構建了“農業措施保障+害蟲立體防控+病害綜合治理+農藥增效減量使用”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靈活應用“檢-放-誘-調-熏-減”的綠色防控模式,推動病蟲害綠色防控行穩致遠。
土壤保育助力生態安全
為確保龍巖生產持續健康發展,龍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明確把土壤保育作為生產的工作重點,以綠色防控為切入點和重要抓手,在推行煙稻輪作的基礎上,全面推行稻草融田技術,增施有機肥,達到“改土增地力”的目的。多年來,該區始終保持“四個一百”,即煙稻輪作100%、稻草回田100%、有機肥施用100%、地膜回收100%。一系列種養舉措有效維護和凈化了土壤與煙境生態,煙株生長環境日臻向好,為龍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土壤保障。
在實行煙稻輪作的基礎上,該局還創新推廣“縮短版”的輪作制度——煙田套種三葉草。引進伊始,煙農都很反對種植三葉草,認為會與煙株爭肥影響產質量。面對不理解,龍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積極宣傳動員,與煙農面對面溝通,通俗易懂地講解“套作三葉草”的優勢。最終,在龍巖市長汀縣濯田鎮巷頭村“墾荒”出三葉草的一席之地,并幫助煙農播撒種子、澆水等。由于三葉草具有固氮、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增加生物多樣性的作用,促使大田煙株長勢均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功夫不負有心人,該區累計套種三葉草技術推廣了1萬多畝。
苗棚熏蒸助力幼苗生長安全
圖為用三氯異氰脲酸氣化熏蒸凈化育苗棚。龍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圖
農諺曰:“有苗三分收,好苗一半收”,培育無病壯苗是保障煙農增收的第一步。而培育無病壯苗,凈化育苗環境則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該區歷來高度重視育苗工作,為最大程度降低病蟲災害,全面推廣健康栽培技術,從源頭抓起,從育苗的每一個環節抓起,提高幼苗素質。自2017年,龍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在全市范圍內推廣三氯異氰脲酸氣化熏蒸凈化育苗棚技術,每30畝育苗大棚使用2瓶煙霧彈氣化密閉熏蒸8小時,打開通風門24小時后再按常規育苗技術操作。
采用三氯異氰脲酸氣化熏蒸技術不僅簡化了消毒程序,還大幅減少了傳統人工噴灑消毒育苗設施的用工成本,顯著減輕了大田煙株的發病率,達到培育無病適齡健壯幼苗的目的,實現了“源頭控病”。如今,該區推行育苗棚熏蒸滅菌100%,壯苗率90%以上,幼苗利用率95%以上。
三氯異氰脲酸不僅用在育苗設施消毒上,還延伸至烤房的消毒滅菌上,在抑制烤房烘烤過程中出現的霉爛病上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現在烤房使用前熏蒸消毒率100%,烤房霉爛病的發病率從16.2%降至3.2%。
以蟲治蟲助力生產減工降本
“有了這個吃蚜蟲的天敵,我們再也不用愁蚜蟲來危害了……”龍巖市上杭縣廬豐鄉種植大戶藍琴英開心地說道。蚜蟲是生產中的主要害蟲之一,不僅吸食煙株,還會傳播病毒病。為減少蟲害的發生,煙農不得不從大田伸根期開始,用藥劑進行防治,最少用藥2-3次。為解決煙農的“急難愁盼”問題,減少農藥用量,2014年開始,龍巖市局(公司)全面推廣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煙蚜防治從傳統的化學防治徹底變為“無藥化”防治,實現農藥“零使用”、保障煙葉安全、節約防治成本的“三贏”目標。
2017-2022年,該局推廣應用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累計112.26萬畝,果業、茶業及蔬菜等大農業放蜂102.265萬畝,超過了種植面積,累計減少使用殺蟲劑32.23噸,節約人工及用藥防治成本 1184.38萬元。煙蚜繭蜂自然種群數量不斷增加,2022年調查數據顯示,放蜂前,田間自然僵蚜率就可達33.5%的顯著生態效果。
理化誘控助力蟲害防治
“1、2、3……哇,抓到10只蟲了,今天又多了2只……這個誘捕器效果不錯哦。”龍巖市永定區湖雷鎮白崠村煙農張沛坤高興地說道。
張沛坤每天都會到田里查看誘捕器捕捉害蟲情況。張沛坤說:“前些年,斜紋夜蛾危害,根據公司的指導,我自制了簡易誘捕器,葉子被蟲啃的情況好了好多哩。”
針對斜紋夜蛾危害的問題,該局統一部署采用性息素捕殺技術,采取“黨員+技術員+煙農”模式,每年3月份,基層黨員就帶領全站技術人員走村串戶,手把手教會煙農利用礦泉水等塑料瓶自制簡易誘捕器,每個可節約成本9元,并按要求插放黃板誘捕有翅蚜。2022年,全市共插放黃板9000余片,誘捕器10000余個,效果顯著,減少了遷飛害蟲的危害,減少了煙農噴藥用工,保障安全。
綠色是農業的底色,生態是農業的底盤。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將農業綠色發展列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下階段,龍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將持續破解綠色防控技術短板難題,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