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百事農為先。春日的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慶葉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育苗點,一座座育苗移動小棚規范有序,整理苗盤、加送基質、加放煙種、運盤入池……伴著節奏平穩的機械聲,育苗專業隊員們在裝盤播種一體機生產線上熟練操作著,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俗話說‘苗好一半收’,沒有一株好苗子,煙葉生產就很難搞好,育苗作為煙葉生產的產前部分,決定了后期生產的品質與效益,在整個煙葉生產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馬關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陳顯杰如是說。
“這兩天天氣好,我們一大早就來了,現在用機械播種很快,工作效率非常高,預計今天下午就可以完成第一批育苗工作了。”馬關縣慶葉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育苗隊員趙永亮說。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多年來,馬關縣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烤煙產業,助力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為了提升煙苗質量,馬關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著力在“機器+人工”的生產方式上巧做文章,開展專業化服務、實施機械化流程育苗,依托“云棚”系統進行溫濕度管理,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解決了煙農請工困難的問題。
將播種好的煙盤入池。
自動化育苗播種機是產業發展和進步的代表,如今,實行機械化精準播種,播種時一穴一粒,成苗時一穴一株,每株煙苗都有獨立的生長空間,水分和養分互不競爭,成苗快,病蟲害少,根系發達,移栽方便,成活率高,適合遠距離運輸,自動化育苗播種機成為了育苗點最亮眼的一道風景。
“今年已經是我們使用播種機育苗的第四年了,效果非常好,出苗整齊,成苗率高,煙苗健壯,十分受煙農歡迎。”馬關縣慶葉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谷金慶樂呵呵地說。
談起機械化育苗,大家贊不絕口。2023年,馬關縣慶葉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優化整合育苗點,新購置了4臺育苗播種機,平均每臺每天可裝盤播種4500余盤,是人工播種的3倍以上。
“往年采用人工裝盤播種育苗需要1.15元/盤,如今采用裝盤播種一體機,平均單價為0.38元/盤,節約成本0.77元/盤。我們今年通過100%推廣機械化作業裝播種可節約育苗成本7.4萬元,降低用工成本的同時,還降低了安全風險。”馬關縣慶葉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鐘正彪介紹。
“機械播種的煙苗,質量大大提升,今年我打算比去年多種幾畝地嘞。”趙文發是馬白鎮沙尾沖村流轉土地種煙的農戶,以往用人工播種的煙苗出苗參差不齊、質量不一,現在采用播種機育苗,堅定了他增產增效的信心。
在趙文發的帶動下,務工返鄉的孔祥德也選擇了加入烤煙行當。“我瞧著種烤煙挺掙錢的,今年打算先種二十畝試試。”談及烤煙種植,他滿臉信心。
目前,馬關縣已全面完成7個育苗點第一批次601池24040盤育苗工作。
走進育苗點,漂浮育苗池整整齊齊一路排開,池中放滿了按比例調配的營養液,棚內裝上了可視化“云棚”管理系統,拱棚上鋪設了保溫膜,育苗池已經全部“種”上了漂浮盤。掛在出入口的育苗點標識牌格外顯眼,專業化隊員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育苗后的清理管護工作。望著棚內整整齊齊的育苗盤,他們滿臉笑意,仿佛煙苗正慢慢破土出芽。
育好一株苗,表面上看育成的只是那“三葉一心”的煙苗,實際上育成的,是如同那苗一樣擁有了生機的馬關縣農業、農村與農民的希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