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湖南省寧鄉市橫市鎮金豐村的煙田里,90后煙農楊哲正帶著幾名鄉親在覆蓋著可回收地膜的松軟田壟上,打下一個個無毒壯苗穴,為即將到來的煙苗移栽做好準備。
楊哲的父親也是一名煙農。如今正值壯年的楊哲,接過父親辛勤耕耘大半生的煙田,在當地煙站煙技員手把手指導下,靠著一股子干勁、拼勁,迅速成長為金豐村煙葉種植的中堅力量。
“其實我一開始沒想著種煙,從小看著父親種煙,感覺既辛苦又沒太多收益,便決定外出打工。可在外面闖蕩了幾年,發現打工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坐在田埂上,楊哲搓掉手上的泥土,打開了“話匣子”,“恰好這時候我知道了寧鄉煙草培育新型種植主體、建設新型煙葉生產組織形式的政策。經過煙草公司的動員和鼓勵,我最后才下定決心,加入煙農隊伍。”
夯實煙農隊伍基礎,打造煙葉種植“生力軍”,寧鄉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近年來著力培育新型種植主體,加強職業煙農培育,持續深化“合作社+煙農互助組+家庭農場、種植專業戶”的新型煙葉生產組織形式,重點吸引高素質青年返鄉創業。一批像楊哲一樣肯鉆研、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守誠信的新型種植主體正不斷充實著當地煙農隊伍。
“技術和用工都不用我們自己費心,合作社會牽頭雇工人,煙草公司會定期搞培訓、開煙農會,組織煙農互助小組搞活動,給我們講政策、講技術,還有煙技員來我田里看情況,手把手指導我大田管理,而且現在育苗、翻耕、植保、烘烤、分級都有合作社專業化服務,不用我們操心。現在種煙可比我父親那時候輕松太多了。”說起“合作社+煙農互助組+家庭農場、種植專業戶”的組織形式,楊哲連聲稱贊。
在寧鄉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看來,打造煙葉產業發展新優勢,構建煙葉產業發展新方式,提高煙葉生產集約化、組織化水平是關鍵。
面對當前煙葉供需總量由控轉穩、由穩轉增新形勢,寧鄉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立足“大國小農”國情,聯合當地政府、合作社出臺一系列正向激勵措施,持續推動小農戶與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煙農互助小組73個,實現煙農“全覆蓋”,同時采用“煙葉技術員+片區負責人+互助小組長”的培訓體系,為煙農提供“保姆式”服務,錨定“技術保障、生產互鑒、方式靈活、立體宣傳”四大優勢,在促進技術落實、提升煙葉質量、助力煙農增收、擴大煙農隊伍等方面持續發揮積極作用。
“我在的互助組有個鄉親成功認定了職業煙農,比我們多享受了職業煙農補貼。我想著來年一定要給規模搞上去、給質量提起來,也去參與認定。”在寧鄉市老糧倉鎮,提起職業煙農,煙農文衛華眼中滿是向往,期待通過種煙獲得更多收益。
文衛華口中的職業煙農,是指在適度規模種植基礎上逐步發展形成的新型煙葉生產經營主體,分為種植專業戶和家庭農場兩類,認定后享受計劃安排、設施配套、專業服務、土地流轉、務工幫扶等扶持政策,對煙農的種植規模、產煙質量有較高要求。如今,加快新型種植主體的培育和認定,成為長沙各煙葉產區夯實煙葉隊伍基礎的重要抓手。
“這個孔得垂直往下打,不然長出來的煙容易倒伏……”3月17日,在寧鄉市大成橋鎮成功塘村,煙農喻春華也在干勁十足地帶領雇工忙著在田間打穴。靠著自家建起的一百多畝家庭農場,喻春華在2021年成功通過了家庭農場型職業煙農資格認定。
“要當好一名職業煙農,只把種煙的關鍵技術爛熟于心遠遠不夠,還要會經營。”喻春華說道。
于是,成功搭上了建設現代煙草農業快車的喻春華,在積極向煙技員學習先進煙葉生產技術的同時,還利用家中的農機參與了當地煙葉和水稻種植的專業化服務,為其他農戶翻耕、起壟、收割。
“我家購置了三臺旋耕機和一臺收割機,各種大中小型農機設備配置齊全,還請了10多名農機師傅和村民做事。”如今喻春華的家庭農場總收入可達40萬元,不僅實現了規模化成片生產經營,還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將家庭農場經營得有聲有色。
今年,通過土地流轉,乘著煙草行業和政府配套煙基投入政策的東風,喻春華家庭農場的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這讓他對今年的收成更多了一份期待。
“‘合作社+互助組+家庭農場、種植專業戶’的新型煙葉生產組織形式,為推動煙葉供給質量持續改善釋放了更多活力。下一步寧鄉煙草將繼續圍繞提高煙葉生產經營現代化和數字化水平,持續優化煙葉生產種植、管理和服務主體,進一步匯聚推動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寧鄉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熊橙梁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