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和煦的陽光灑在云南省南澗縣南澗鎮大文啟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機械轟鳴早已響徹山谷,滾滾塵土飄揚在空中,工人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作業。
大文啟村坐落在南澗對門山深處,四面環山,土地高差大多為山坡地,耕地零散,土壤肥力低,本地人常有“文啟地無三分平”的說法,因降水稀少、氣溫高蒸發量大導致常年缺水,“靠天吃飯”的窘境深深困擾著當地村民。
工人們正在施工。秦昊攝
“我們村土地零散,大部分耕地在山坡上,農機機械進場困難,村民種地全靠肩挑手提,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村民種地的積極性越來越低。現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動工,把零散的土地整合在一起,而且配套設施也跟上了,可以實現機械化耕作,村民種地的意愿也強了起來。”看著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文啟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李華高興地說。
“大家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時要保證施工質量,確保按時完成工期。”項目建設施工方現場負責人趙文志叮囑工人。施工現場,挖掘機、裝載機正在對農田實施平整、改造,運輸車輛在田間來回作業,大家各司其職、分工有序,工人們正搶抓工期硬化機耕路邊溝渠。
張富祥是大文啟村村民,每年春節過后他就去外地打工增加家庭收入。2022年,文啟村村委會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在自家門口落地以來,他實現了就地務工就業。張富祥負責機耕路邊溝澆灌混凝土,每天收入120元,下班后還能照顧家人。
已經平整好的土地。秦昊攝
“這個項目的實施,帶動了我們南澗鎮運輸車隊。我自己也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工作,每天收入有250元。”南澗縣南澗鎮大文啟村村民楊儒軍面帶笑容地說道。
大文啟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是在原本零碎的農田基礎上,通過平整土地、完善水利設施、修筑機耕道路、修建蓄水池等工程,進一步整合土地資源,改善灌溉設施,提升農業生產條件。目前在建高標準基本農田面積450畝、非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1166畝,項目投資236.8萬元,建成之后將惠及農戶62戶、268人,大文啟村民耕作模式將迎來巨大的轉變。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的落地,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步伐,解決了大文啟村可耕地高低不平、農田環境面貌凌亂、灌排系統不配套、抗災能力較低等問題,提高了耕地質量,增加了耕地面積,實實在在地增加群眾的收入,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方共贏。”南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自鳳珠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眼里充滿了希望。“我們將加大督促力度,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向村民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南澗縣煙草專賣局項目負責人石源介紹,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將整體帶動農業生產標準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
農田穩,糧食安,糧食穩,人心定。南澗鎮大文啟村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將為多元產業融合發展提供耕地保障,形成道相通、渠相連、土地平的山區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樣板,在促進農民增收,接續鄉村振興上作出更大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