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小明,今年54歲,家住重慶市萬州區白土鎮人頭村。我是一個“鐵桿煙農”。從2008年萬州區發展烤煙開始,煙草公司的技術員來動員群眾種煙,我就成為第一批接受培訓、種植煙葉的煙農。種煙葉是我的職業,也是我家的主要收入來源。這么多年下來,供兩個孩子讀書、蓋房子、買車子的錢,大部分都是從煙地里刨出來的。
種了15年煙葉,我對煙葉有特殊的感情。兒子大學畢業后,今年也順利通過了萬州區輝永種養殖股份合作社的招聘考試,正式加入了服務煙葉產業的隊伍,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也算是“子承父業”吧!
說起來,我不僅是煙農,也是合作社的育苗服務隊隊長。我們村總共有1570畝地,是萬州最大的種煙村。村里的煙苗都是經過我的手育出來、發出去的。在煙草公司的指導下,我育的苗子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不僅是煙苗,我們育苗隊在育苗工場、育苗中棚閑置期還育蔬菜苗,免費向煙農提供菜苗進行“煙菜套種”。
說起“煙菜套種”,我是有發言權的。早些年我就嘗試在煙田里套種蔬菜。實行套種,一塊地有兩份收入不說,田塊質量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周邊的農戶也跟著我學。這幾年,煙草公司又爭取到了政府的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免費給我們煙農提供蔬菜種子、苗子,還有一部分肥料等生產物資。在育苗、移栽、管理等關鍵生產環節,區農委還請蔬菜種植方面的專家送技術上門,免費指導我們種蔬菜。合作社和村委合作,找農業公司和我們簽合同,實行協議種植、訂單銷售,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會啟動最低保護價銷售機制,也就是說,最差的時候也能把投入、用工的錢掙出來,我們農戶是“零風險”種植。
我家去年種煙收入有50多萬元。煙葉采收后期,我在田里套種50畝白菜、蘿卜等蔬菜,除了種煙葉的收入,每畝地還能增加收入4000元左右。那些蔬菜外包葉和一些商品性差、賣不掉的蔬菜,我直接當成綠肥用,通過拖拉機翻壓還田,實現了技術員所說的“土壤改良保育”,我也切實看到了效果。現在,即便是連續多年種煙的田塊,煙葉長勢長相也很不錯,病害很少。我想,這就是“以菜護煙、互融共生、協同發展”吧!
今年,我提早準備好了土地,我準備種煙葉142畝,種菜80畝。
不光是我們煙農收益滿滿,農忙時節,村里的老頭老太太都能去菜地“出上一把力、掙個零用錢”。
這些年來,在煙草公司的扶持下,我們村建成了煙區產業綜合體,村里的道路越來越好,村容村貌越來越美,很多城里人暑假帶娃兒來耍,我們村還成了全市第一批“美麗宜居鄉村”。你看,這農村發展的大好前景,就在眼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