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海拔1400米左右的四川敘永縣水潦彝族鄉,4200畝烤煙移栽進入黃金期。烏蒙山深處,水潦、高坪等村落,處處可見煙農勞作的身影。一壟壟潔白明亮的地膜鋪天蓋地,蔚為壯觀。
4200畝烤煙進入移栽季
煙田里召開技術培訓會,煙農們早已司空見慣。“煙苗移栽、大田管理、打頂抹芽……這樣培訓一年至少有十多場。”水潦村種植大戶鄭紹林說,每年1至10月,煙點技術人員都會來到田間地頭,全過程指導大家起壟覆膜、選種育苗、移栽種植、烘烤收購,在每個環節提供技術服務。
水潦彝族鄉廣袤的煙田里,標準化種植已經取代傳統烤煙種植,并且成為大家心中的共識。
“如今水潦的烤煙生產和過去相比已大不一樣。”站在煙區山頂往遠處眺望,敘永縣水潦煙點負責人牟仕香不禁感嘆。20多年前他剛參加工作,那時候在其他鄉鎮推廣漂浮式育苗,動員會開了一個又一個,最終只得到少數村民的支持。好在新技術省時省力、增產增收的優勢明顯,后來就開始大規模推廣,煙農也樂于接受。??
“有了先例,往后不管推廣什么技術和機械設備都非常順利,村民的思想更加開闊,種植熱情逐步高漲。”牟仕香說,隨著煙草產業收益水平穩步提升,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效益顯著。2023年,水潦彝族鄉烤煙種植戶已達100余戶,煙農簽訂烤煙種植合同達4200余畝,預計產值可達1800余萬元。
“今年以來,敘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烤煙產業發展為載體,圍繞‘抓黨建促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從土地流轉、技術指導、銀行貸款等方面幫助煙農解決烤煙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牟仕香說,隨著大田移栽季節到來,水潦煙點通過開展“掛、幫、包”幫扶、成立“助農先鋒隊”等方式,幫助煙農搶抓農時,推進煙苗移栽,有望4月底全面結束。
烤煙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煙農肖世權有著30多年烤煙種植經驗。去年以來,他通過流轉土地,集中連片種植烤煙20多畝。今年,烤煙種植面積已達40余畝。
“現在種烤煙已實現半機械化,烘烤用上了智能化設備,早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且,在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還有技術有保障,只要不出現極端氣候,十五六萬元的產值完全是‘綁在手背上’的。”肖世權懷信心地說。
“以前種烤煙都是自家育苗,栽‘滑秧’、糞團育苗……完全是憑感覺和習慣來,種出來的烤煙容易生病,產量不高,還種得少,也就能維持基本開銷。”前后對比,肖世權有些感慨,“現在跟著技術員‘一比一’種植,我家換了大房子,今年還準備買新車!”
“生產技術上有專人指導、應對極端氣候威脅有保險、根據星級評定還有補貼……”10多年未曾種烤煙的鄭紹林說,他家今年流轉了80多畝土地準備大干一場,力爭實現一個30余萬元的“小目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