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起‘新房子’,我們也過上了好日子。”如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共和鎮余丁村黨總支書記劉有東可謂人逢喜事,村里這些年的變化,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劉有東口中的“新房子”,是指楚雄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投資建設的新型電能烤房群。就是這個烤房群,給余丁村帶來了新的發展生機。
余丁曾是一個貧困村,過去,村民們個個想外出務工,因為余丁山多田少、地塊零散、水利條件不好,無論種什么都難有好收成,辛辛苦苦忙一年,只能勉強混個飽。
“過去余丁窮啊,地里種啥都沒好收成。種煙也是,地塊分散,烘烤也不方便,難啊!別的村一畝地租出去能掙800多元,余丁的地一畝才值300多元。”想起以前的日子,村民普正源感觸頗深。
轉機出現在2021年。楚雄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決定在余丁村建設新型電能烤房群,增加當地農民煙葉和其他作物種植收入。
從土地規劃到項目立項、從基礎建設到變壓器、發電機等設備安裝,劉有東積極參與,40座新型電能烤房很快建好了。借著新項目落成的“東風”,村兩委努力爭取產糧油大縣建設項目資金、豆類間套種項目補助資金等,并開展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
2021年至2022年,余丁村原先七零八落的山地逐漸變成集中連片的平整農田,溝渠筆直通暢,管網縱橫交錯,原先老舊的密集烤房也變成了整齊劃一的新型電能烤房群。
土地條件改善了,可是鄉親們種地的積極性該怎樣調動?
關鍵時刻,劉有東帶著余丁村的黨員站了出來。伍家升、彭金、張飛燕、普正源等17名黨員帶頭流轉租賃土地180多畝,在煙草部門的指導下發展規模種植,探索“煙葉+水稻+果蔬”輪作模式。
煙葉賺不賺錢,烘烤是關鍵。與傳統烤房、臥式密集型烤房相比,新型電能烤房實現了烘烤全過程智能化控制,減少了烘烤人力投入、降低了煙葉烘烤損失、提高了煙葉質量、增加了煙農收入。
同時,電能烤房還能“一房多用”,烤煙時用作烤房,不烤煙時加工蘿卜干、蘑菇干、干核桃;亦可變熱為冷,用作冷庫和倉庫,為村民冷藏水果、蔬菜提供了便利條件。
“一開始我以為電烤房就只能烤煙葉,沒想到它的用處這么多,幫我們村引來了新商機。”劉有東說。
余丁的新型電能烤房每座可以冷藏蔬菜4至5噸,40座烤房160噸以上的倉儲量吸引了周邊眾多蔬菜批發商前來商洽,租賃使用。單憑新型電能烤房租賃,2022年,余丁村集體經濟收入便增加了6萬多元。
村集體有了“余錢”,能干的事可就多了。村兩委請來工程隊,用上推土機、挖掘機,推進全村人居環境大整治,清除陳年垃圾60多噸,拆除殘垣斷壁20多處,改建衛生廁所229個。
如今,余丁村面貌煥然一新,在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評比中,排名從倒數躍居前列。
余丁村的土地金貴起來了,種煙葉、種水稻和蔬菜瓜果,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萬元大關,昔日無人問津的土地也“身價倍增”。
“兩年時間,土地租金從300多元漲到1100元。”普正源說,余丁的土地值錢了,余丁終于有“余錢”了。
“新房子”前面的空場地也已經變成了余丁人賣菜、賣水果、賣野生菌的主要交易場所,越來越多的蔬菜、水果批發商聚集在這里,收菜、加工、貯藏一條龍服務方便極了。
“今年,我們要把‘新房子’充分用起來,把牟定的紅梨、西瓜、大粒蠶豆、野生菌賣到全國各地去,讓全國人民都來嘗一嘗我們云南大山里的美味!”劉有東說,“余丁村一定會越變越好,錢糧有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