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臨沂蒙陰縣常路鎮西下莊村的老煙農鄭慶勇來到蒙陰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常路煙站。
“劉站長,咱那個滴灌帶什么時候到啊?這馬上要起壟了,我心里有點兒著急。”見到常路煙站站長劉磊,鄭慶勇說明了來意。
“鄭大哥,您別著急,滴灌帶再過幾天就到了。只要一到,我馬上給您送過去。您放心,決不會耽誤起壟。”劉磊笑著說。
“鄭大哥,您去年春天可不是現在這樣,當初我怎么勸您安裝滴灌帶,您都不聽。”一旁的煙技員薛慶平打趣道。
“薛技術員,可別提了,說起這事俺就后悔。”鄭慶勇不好意思地說,“俺當初要是聽了你的,不至于‘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事情還要從去年春天說起。
去年3月初,薛慶平到西下莊村宣傳煙田使用滴灌帶的好處,動員村里的幾個種煙專業戶安裝滴灌帶。鄭慶勇就是其中之一。而鄭慶勇卻有自己的小算盤:“鋪滴灌帶一畝地光材料費就得120元,加上人工費,一畝地怎么也得投入160元左右。今年天氣什么情況還不一定,要是用不著,這錢豈不是白扔了!”思考一番后,鄭慶勇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不裝!”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去年移栽結束后,蒙陰縣持續干旱。封埯的時候,鄭慶勇雇人封埯,澆灌一遍封埯水,前后用了5天時間。到了團棵期,還是無有效降雨,鄭慶勇只好又雇人澆水,又用了5天時間。到了旺長期,鄭慶勇的煙田已經澆了3遍水。為了節省用工成本,鄭慶勇的妻子也參與到抗旱澆煙中。
去年6月8日這天,鄭慶勇開著拖拉機拉水澆煙,快到煙田拐彎的地方,因路面不平,拖拉機右后輪滑進了路邊的排水溝。鄭慶勇和妻子、幾個雇工只能一起推車,經過大家的努力,終于把拖拉機推了上來。然而鄭慶勇的妻子卻在推車過程中扭傷了腰,后來光看病就花了7000多元,而且一直干不了重活。
看到妻子受罪,鄭慶勇心里特別不是滋味。而同村煙農王玉進在煙田安裝了滴灌帶后,只需將水輸送到地頭,連上水泵,打開閥門就能澆煙,不用雇工澆水不說,澆灌效果也好。到了追肥的時候,只需將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通過滴灌系統就能追肥,不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還實現了精準施肥。從那時起,鄭慶勇就暗下決心:明年一定要安裝上滴灌帶。
今年,薛慶平到西下莊村宣傳安裝滴灌帶的相關措施,鄭慶勇第一個報了名,他決定將80畝煙田全部安裝上滴灌帶。于是才有了開頭的一幕。
“鄭大哥,只要敢于邁出第一步,‘老把式’也能變為‘新農人’!以后咱的新技術、新措施會越來越多,種煙也會越來越輕松,您就等著增收吧!”劉磊由衷地對鄭慶勇說。
“俺完全相信你們!跟著煙草公司走,準沒錯!”鄭慶勇高興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