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在云南省普洱市寧洱縣的田間地頭,旋耕機、微耕起壟機、背負式打塘機、覆膜機和移栽機等各種農業機械正在田間來回穿梭,隨處可見村民們搶抓農時春耕備耕的身影,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田間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農機農藝融合打理之后的田地 (張英 攝)
“以前每到農忙時節,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一頭老牛、一把鋤頭、一副扁擔,從早忙到晚!現在你看看這些農業機械設備,就像電視里面的‘變形金剛’一樣,在地里面各顯神通,還省時省力,真是大開眼界。”在農田里勞作了大半輩子的“田把式”勐先鎮和平村村民李崇康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用上這些“神器”。
現代機械助力春播 (張英 攝)
為了減少生產用工數量,降低勞動強度,提升機械化作業水平,2022年,寧洱縣煙草專賣局(公司)以三個綜合服務合作社為試點,結合寧洱縣山區、半山區特點,加大對農用機械的推廣使用力度,著力改善生產勞動強度大、工序多、雇工難、用工貴的問題。據悉,2022年,全縣共爭取煙草行業資金60.06萬元,購置育苗播種機、覆膜機、無人機等農機具46臺套。
村民試用移栽機 (張英 攝)
“去年,我們合作社購進10臺覆膜機,煙草公司每臺給我們補貼了4000多塊,今年我們主要采取‘機具共享、資源共用’模式,通過訂單作業和租賃經營等為群眾提供機械化服務。”勐先鎮便民綜合服務合作社社長羅宗華說。
農業機械化帶來的最明顯的好處,就是耕種效率大為提升,勞動強度大為減弱。“往年一到理墑打塘的時候,我就要到處找人搶工,有時還因為找不到人急得上火。今年我購買了1臺微耕起壟機和1臺背負式打塘機,同時還租用了合作社1臺覆膜機,一天的時間就能完成6畝—7畝起壟、打塘和蓋膜的工作。”勐先鎮和平村煙農葉勐高興地說,最讓我開心是每畝只花費300塊左右,比以前的人工費節省一半,而且墑體飽滿、行勻塘大,工作質量沒得說。
村民葉勐正在使用覆膜機蓋膜 (張英 攝)
“這個背負式打塘機可以,一戳一個準,省時省力。”
“我覺著還是從合作社租來這個覆膜機好,操作不難,覆膜也快,每畝租賃價格才10元錢,相當劃算……”
“一個人、一臺移栽機就能干6個人的活,真是太好了!”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背負式打塘機 (張英 攝)
農機一小步,農業一大步。寧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貫徹落實行農業農機農藝融合工作部署,圍繞農業生產“耕、種、管、烤、收”等環節,以“減工降本”為目標,因地制宜,扎實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讓種植成本降下去,不斷助力鄉村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