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彌陽街道衛瀘村烤煙移栽區一派繁忙景象,農戶操作著覆膜機來回在田間穿梭作業,伴隨著“突突突”的發動機聲,一壟壟煙墑不多會就覆蓋上了黑色的地膜。
“這個覆膜機不錯,我種的46畝烤煙以前人工蓋膜10個工人最少要3天才能完成,現在用這臺機器只需要兩三個人一天就蓋好了,省工省力,僅覆膜這個環節我就能節省三千元左右,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毙l瀘村村民胡群龍提及覆膜機帶來的便利時,高興地說道。
覆膜機作業。馬麗菊攝
自2021年以來,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在彌勒市推廣機械化覆蓋地膜。在推廣過程,該局指導當地農戶合作社對覆膜機進行了小幅改進,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農戶的好評。
近年來,該局以推進全程機械化為導向,以實現減工降本、增加農戶收益為目標,通過發揮補貼政策導向作用,引導農戶合作社整合社會農機資源,加大對機耕、起壟、打塘、覆膜、植保等用工多、強度大環節的機械化生產推廣力度,機械化作業率和作業水平逐年得到提高。
此外,為破解全程機械化作業難題,該局因地制宜,推進宜機化改造,改善農機作業環境,實施農機新技術推廣,大力引進、推廣適用農機。同時,引導農戶合作社組建專業服務隊,利用農機為農戶提供理墑、打塘、栽苗、施肥、覆膜、植保等環節的專業化服務,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讓農戶種地更輕松。
據測算,2022年,通過積極推廣機械化作業,彌勒市煙葉生產環節用工較傳統方式畝均減工4個左右,每畝為農戶降低生產成本520元左右。
起壟、打塘一體機械化作業。馬麗菊攝
對于生產方式的改變,衛瀘村村民王俊深有體會:“今年我養了六十多頭羊,現在整地、理墑、打塘、覆膜都實現了機械化,種地變得相當輕松。時間多了,明年我打算再擴大養羊規模。”
農藝一小步,農業一大步。今年,紅河州煙草專賣局以促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為目標,以突破機械作業薄弱環節為突破口,加快耕整地、移栽、田管、采烤等環節宜機化關鍵技術的推廣,積極探索專業托管、代耕代種等組織模式,創新農田農機農藝服務模式,力爭打造成為紅河州農機農藝融合示范鎮建設的典范助力產業提質增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