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穴、放苗、栽苗……近日來,湖北慈利縣甘堰土家族鄉12個行政村烤煙移栽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一株株嫩綠的煙苗在煙農手中翻轉、落地,田間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甘堰土家族鄉黨委創新“三舉措”有序推動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黨建引領抓謀劃。一是責任壓實到位。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烤煙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烤煙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緊扣烤煙生產目標任務,制定工作方案、細化措施,做到早謀劃、早部署,推動烤煙產業穩定發展,現已落實種植面積1040畝。二是組織部署到位。組織各村召開黨員會、屋場會30余次,及時將政策獎勵補貼宣傳到位,穩定了煙農隊伍,培育種植煙農大戶24戶。
創新模式抓收益。一是創新發展思路。強化耕地保護主體責任,把撂荒地變煙田,既能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為撂荒地“穿上青衣”,又能提質增效。支部帶頭開荒、技術員帶頭指導,一場撂荒地“換裝秀”迅速上演,近200畝撂荒地搖身一變成為“生金地”。二是創新租賃方式。以返租倒包“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大戶+農戶”模式,將閑置土地、適合種植烤煙的荒坡土地經營權流轉到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再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將土地承包給具有一定生產技術基礎和生產經營能力的種煙大戶發展烤煙產業,土地流轉金200元-400元每畝不等,確保土地不撂荒。三是創新分配模式。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流轉、種植大戶負責全程種植管理,建立種植聯結機制,煙草部門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培訓,組建專業農戶到烤煙基地、烤房就近務工,帶動385人就近務工,預計人年均增收約7500元、村集體經濟一年可增收5-10萬元,形成務工掙薪金、村集體管理收酬金、農戶土地收租金、種植大戶賺現金的“一地生四金”增收模式。四是創新增收模式。以村黨支部牽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具體負責實施,對閑散勞動力、脫貧人口、監測人口有組織的向本村種煙大戶推薦,由種煙大戶定期向農戶支付務工費,讓農戶獲得土地流轉收益和務工收益“雙收益”。
強基固本抓要素。一是強化技術保障。組織召開烤煙專題技術培訓會5次,選派“土專家”“田秀才”等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從烤煙育苗配送、移栽、田間管理、烘烤、分級等全過程有針對性地給予技術指導,確保煙農增產增收。二是強化服務保障。推動烤房等硬件設施建設,助推基礎設施設備提檔升級,滿足煙葉烘烤需求,確保煙葉烘烤不受損失,能有效提高煙葉質量,實現提質增效。計劃新建煙葉烤房19座、改進10座。三是強化基礎保障。新修建烤煙產業路4公里,新建機耕道8公里,覆蓋基本煙田,方便煙農生產和出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