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烤煙移栽黃金期,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各個鄉鎮的煙農們正全力以赴搶抓農時,掀起烤煙移栽熱潮。
走進田壩橋鎮螃蟹村的田間地頭,映入眼簾的是煙農春耕忙碌的景象。打孔、放苗、移栽、澆定根水、施肥……煙農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烤煙移栽工作,繪就了一幅春日農忙圖的景象。
在烤煙種植大戶顧懷全的田間地里,煙葉站的技術員正向農戶進行精心指導,如何種好優質烤煙及后期的田間管理等技術工作。
七星關區煙草分公司生產技術員邱勇說:“我們平時都到田里指導煙農如何移栽,不僅如此,從育苗到收煙,每一個環節我們都會組織煙農進行技術培訓,不僅為烤煙的順利種植奠定基礎,也為煙農們經濟收入提供了保障。”
顧懷全作為田壩橋鎮螃蟹村的烤煙種植大戶,在2015年,看到其他煙農種植烤煙回報的經濟效益高后,他便積極了解相關政策,果斷向村民流轉30余畝土地發展烤煙種植。今年已經是他種植的第9個年頭,多年的烤煙種植經驗讓顧懷全掌握了從育苗、移栽到采摘等一系列種植技術。不僅有效提高了煙葉質量,還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每年的育苗、移栽、烘烤等各個環節都有煙草公司的技術人員上門指導,一條龍的服務,讓我們種得放心。”顧懷全表示,今年雖然受到干旱影響,但是在煙草公司的技術指導以及資金幫扶下,旱情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今年收入預計10萬元左右。
據了解,為確保烤煙在最佳節令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移栽,七星關區各煙葉站已經啟動抗旱保苗工作,將及時協調爭取各鄉鎮政府抗旱支持援助,備足水泵、水管(帶)、水袋、水桶等抗旱救災物資,協調社會運輸車輛運水抗旱,同時加強宣傳動員,組織廣大煙農進行抗旱保苗工作,運水車輛到田邊地頭后,組織煙農進行澆水抗旱保苗工作,確保提高煙苗成活率。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烤煙種植周期短、經濟價值高、見效快,已成為富民興村的主要產業之一。近年來,七星關區以增加農戶收入、助力鄉村振興為立足點,采取“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烤煙產業。煙草公司實行訂單式種植模式,與種植農戶簽訂訂單,由合作社統一育苗,并向農戶提供移栽前、移栽中、移栽后“保姆式”服務,實現烤煙產業的規模化、訂單化的發展模式。
筆者從七星關區煙草專賣局獲悉,今年七星關區計劃面積落實種煙鎮鄉26個,種煙村156個,種植主體2217戶,落實烤煙地7.48萬畝,將著力打造大銀、大河、野角三個萬擔鄉和木瓦、柯樂、螃蟹等14個千畝村,種煙區域持續優化,連片規模水平不斷提升。
下一步,七星關區將緊緊圍繞“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的總體目標,積極開展“以煙葉生產為主導、以集聚資源要素為重點、以產業融合為支撐、以多方共贏為目標”的煙葉產業綜合體探索與實踐,助推煙葉增效、煙農增收、生態增值、鄉村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