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云上務工’?”
“我飛機都沒坐過,咋到云上找?”
“種煙?他們會嗎?”
2022年的6月,在湖北省保康縣歇馬鎮官斗村,煙農們議論紛紛。一時間,“云上務工”這個新名詞沖上了湖北省保康縣歇馬鎮官斗村的“熱門榜”。“您在手機上輸入用工需求,第二天就有專業服務隊上門幫您種煙。”技術員們在一旁耐心地講解著。
進入6月,煙葉進入了大田管理的關鍵時期,揭膜培土、中耕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措施的落實既費工又費時,如果一個環節跟不上,煙農一年的收入就會“打水漂”。
往年一到這個季節就是常克成最“頭疼”、最辛勞的時候。“孩子們都出去打工了,老婆生病需要我照料,我自己身體也不好,家里十幾畝煙葉全靠我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常克成望著自家煙田犯了愁。
“云上務工”機耕服務隊幫助煙農大田整地
事實上,因缺乏勞動力而一籌莫展的農戶,又何止常克成一人一家?隨著農村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煙區內農事集中,煙農們的用工難題成了制約他們產業致富的瓶頸,“誰來種煙、怎樣種煙”之問也逐漸成為制約保康煙葉產業生產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
為解決煙葉種植大戶和缺勞力農戶用工問題,保康縣煙草專賣局組成專班力量,開展廣泛調研,傾聽一線聲音,搜集一手資料,分析堵點難點之處,著力破解煙農用工的實際難題。
“誰來種煙”——通過村支部領辦合作社,組建專業的務工服務隊,農忙時根據煙農的需要統一分工,育苗、起壟、覆膜、移栽、植保、烘烤、分級“全鏈條”服務煙農。
“怎樣種煙”——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為服務隊隊員提供技能培訓,致力于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現代職業服務隊。
2022年,保康縣煙草專賣局將歇馬鎮官斗村作為試點,在煙區內組建了第一支“云上務工”隊伍,人員在100人左右,并配備管理人員1名,隊長5名,由煙葉收購站技術員和當地能人組成。
隊伍已初現雛形,如何經營管理且待顯崢嶸。根據服務隊隊員學習能力、種植技術、作業水平進行“精準畫像”,組成種植、植保、采烤等多個小分隊。每個煙葉生產環節開始前,根據煙田實際情況設計“定制化服務”方案,與煙農簽訂服務協議,明確作業時間、作業區域、作業質量,待作業完成,煙農進行驗收確認。
“云上務工”服務隊幫助煙成熟采收
“活干得又快又好,讓我變成了‘甩手掌柜’”,使用“云上務工”后的常克成激動地向其他煙農介紹道。
“現在種煙不比從前,要講科學、講技術。今年我讓我在外打工的兒子也返鄉加入了服務隊,年輕人腦子更靈活,對新技術、新要求理解快,回鄉參加‘云上務工’不比在外面打工差。”六十多歲的服務隊隊員周則興一臉自豪地說道。
2023年,為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順應時代“潮流”,“云上務工”還組建了一支機耕服務隊,配備了10多臺大型拖拉機、50多臺微耕機、30多臺除草機和10多臺覆膜機,全力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機械化的耕作不僅不誤農時,還大大加快了生產進度,煙葉種植省錢又省力。
截至目前,保康縣共組建煙葉“云上務工”隊伍66支,臨時用工690余人,在農忙時節為保康縣1800多戶煙農提供用工服務。由于成功化解了用工難題,煙農種煙更加輕松。去年保康縣種植煙葉3.7萬畝,煙農收入1.48億元,今年,種植煙葉面積3.8萬畝,實現種植規模逆勢增長,預計煙農收入實現新突破,產業發展不斷“潮”前進。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