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鄉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一個抖音播放著最新研制的煙田機械在煙田整地備栽的畫面和配音。
劉永會夫婦自12年前開始在漯河市郾城區李集鎮種煙,種植規模一般保持在百畝以內,種煙效益一般,相比農業大宗作物收益沒有較大的優勢,同時還有種煙雇工困難的苦惱,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煙葉種植種好了肯定掙錢,即使有風險,我也始終沒有種夠。”“有時碰到干活找不來人,找到倆人又不見出工,我就煩哩很,有改種其他的想法。”
近年來,漯河市煙草公司貫徹行業要求將煙田“減工降本、農技農藝融合推動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為工作重點,多層次、多方式鼓勵煙田機械本地化的應用和借鑒。幾年來,漯河市城區煙葉分公司生產部門技術人員積極行動,通過自主研發、學習借鑒、基層挖掘先后推出開溝式移栽機、平頂抑芽施藥一體機等煙田實用小機械,得到煙農的廣泛歡迎。去年開始,永會夫婦在地方政府和煙草公司的幫助下流轉土地260畝種植煙葉,和兩個雇工一起用兩天時間就把本來要十幾個人一周的煙田挖穴、鋪管、噴藥備栽工作完成了。
永會夫婦種煙的信心更足了,滿懷憧憬地說:“煙田各個環節要是全部能夠使用機械,那才是省工、省心、省錢哩,再增加100畝我也輕松收拾。”
煙農的期盼才是我們煙葉生產工作者的根本和目標,相信在行業各級各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加大重點技術裝備攻關力度,開展煙草農機研發專項,健全完善研發支持機制,推動成果向實際應用轉化,煙草全程機械化到來指日可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