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寶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建設新煙田、應用新農機、融合新農藝、培育新農人“四新融合”,探索煙草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
建設新煙田,在推進規?;衅平庖藱C化。連續擔任隴縣天成鎮張家山村村主任40年的張立虎親歷了村里烤煙產業的發展變遷:“烤煙是我們村的傳統主導產業,現在煙田通過流轉集中連片,發展成了千畝種煙村,這兩年大力推行機械化,干活沒那么苦了,鄉親們致富有奔頭,村集體經濟發展也有了靠頭?!痹趯氹u煙區,這樣的千畝以上的種煙村共有12個,種煙規模占據了煙區總面積的“半壁江山”。
在現代化建設指引下,寶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把發展千畝村、提升綜合體、擴大規?;鳛槠平庖藱C化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狠抓基本煙田保護和煙田質量提升,另一方面大力實施撂荒地整理復墾、規模化土地改造和宜機化煙田治理,集中連片煙田達到70%以上,徹底解決了機械“跑路誤工多、進田作業少”的現實問題。
應用新農機,在推廣機械化中實現新變革。寶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從解決煙農勞動強度大、生產用工多等最緊要的環節著手,推廣適合山地特點的“普適化”適用農機、能原地掉頭轉向和兼備爬坡功能的“便利化”小型農機,以“小機具”對癥解決機械應用“大問題”。通過大力推廣適用農機,機械化覆膜和機械移栽率實現了95%的大飛躍,煙農栽煙不彎腰、生產少彎腰,每畝省工費450多元,煙農真切感受到機械化帶來的實惠。
教場塬村煙農馮萬奇機械化覆膜移栽
融合新農藝,在機藝協同配套中深化融合。寶雞市局(公司)遵循“在應用中精準選型,在使用中改進提升”的原則,形成涵蓋育苗、深耕、整地起壟、覆膜、移栽、中耕等6個環節《宜機化煙草農業標準技術規程》。通過小改進、小創新,推廣符合濕潤苗盤的自動裝盤播種機,試點研制起壟挖窩一體機,與機械公司合作調整移栽機拋苗、打窩等裝置,確保“小機械”派上“大用場”。談起小機械,隴縣新集川鎮李家莊村家庭農場主羅廣田開心地說道:“自從用上了微耕機、覆膜機、移栽機,不再為雇工發愁了,移栽生產技術要求確實落地了,一年至少為我節省四、五千元哩!”
培育新農人,在探索智慧化中打造新場景。寶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突出需求導向,建立農機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訂單作業和托管服務。同時引入社會化服務組織,全市發展家庭農場198戶,集體農場26個,農機專業化隊12支,整合社會農機合作社9個,服務覆蓋面積達到80%以上,真正實現了由汗水驅動向智慧驅動的轉變。此外,寶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還建設了現代煙草農業智慧調度中心,開發“成美慧農”平臺,建設煙田氣象站,打造“云棚”“云田”數字化平臺,形成“一中心、一平臺、一站、兩云”煙葉生產數字化新模式,“種煙新農人”成了“興煙致富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