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農機代替人工作業,貼心服務守護生產田間。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西街口鎮鉻渣村委會,一臺臺農機化身“鐵牛”在田間穿梭,一架架無人機化身“植保員”在低空盤旋,精細作業的農機變成今年春耕的“新農人”,正在播種春的希望,展現出一幅現代農忙春耕圖。
圖為石林縣西街口鎮格渣村委會春耕作業現場
石林彝族自治縣位于昆明市東南部,地形以高原丘陵、低山為主,全縣三分之二的地區屬喀斯特地貌,山多地少、石多土少,烤煙是該縣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但由于地形限制,長期以來機械化作業難度高,制約著烤煙種植的效率和煙葉質量。然而在這樣一個地方,石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卻在兩年時間內,打造出了云南省第一批煙區產業綜合體,建成了高標準煙田。
西街口鎮位于石林縣東北部,該鎮的格渣村委會是格渣煙區產業綜合體和云葉烤煙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所在地。據了解,該地種煙戶數達1400戶,戶均種植面積15.2畝。格渣煙區產業綜合體是云南省第一批煙區產業綜合體,依托高標準煙田建設,以機適藝,以田宜機,以藝宜機,大力推廣煙葉生產田間專業農機機械化作業,機械化作業率為石林縣最高,也是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
圖為石林縣喀斯特地貌農田
為解決山區機械通過難、作業效率低問題,石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推廣適合山地作業的特色農機,相鄰環節整合,推廣理墑、打塘、覆膜一體機、中耕培土一體機等實用性農機具,在田間生產、育苗、煙葉采烤三大環節,代替了人工作業,降低了煙農的勞動強度,加快了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推廣。從種到收,拖拉機深耕整地,覆膜機精準鋪蓋,無人機飛行植保,收割機追逐麥浪,各式各樣的專業農機,成為了煙農的好幫手。
圖為育苗基地煙苗
農機給力,種地省力。今年47歲的萬春生,是西街口鎮格渣村委會十字場老寨村民,有著28年種煙經驗的他,談起近年來種煙的變化激動不已,嘖嘖稱嘆:“以前種煙只能用牲畜和人工理墑打塘,一天耕不了1畝地,遠達不到深耕的深度,費工費力。現在合作社的機耕專業隊提供一條龍服務,理墑、打塘、深耕一體化,一天可以耕幾十畝地,省時省力效果好,我們輕輕松松就把煙種了,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年有十多萬元的收入,比起五年前翻了一番。”農機助力,讓百姓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田邊守望心里甜。
圖為中耕培土機
農機在田間大顯身手,離不開合作社完善的配套服務。據了解,石林縣局(分公司)不斷深入合作社優化整合,育苗、植保、分級專業化服務覆蓋率達到100 %,機耕、烘烤專業化服務比例達到80%以上。指導合作社成立勞動服務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以及多元產業的綜合服務體系,有效整合了煙區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資源。云葉合作社注冊成立于2013年,是一個烤煙綜合服務型合作社。由于服務水平較高,經營管理較好,在2016年被國家煙草專賣局評為“煙農專業合作社行業示范社”。“實現機械化以后,1臺機器相當于8個人的勞動力,煙農種煙的成本只需要從前的四分之一,效率卻翻了幾十倍。”據云葉合作社理事長李定發介紹,合作社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機械,除了服務煙葉種植,還服務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種植,面積每年達一萬多畝。今年春耕期間,無人機、覆膜機、培土機等300多臺機械投入使用,100多人的專業機械服務團隊服務了共計1000多農戶。目前除少部分喀斯特地區以外,當地機械化程度已經達到80%。
圖為植保無人機
除了機械化作業配套服務,近年來,石林縣局(分公司)還在全縣推廣“香葉智農”小程序,從煙農生產實際出發,為煙農量身定制全場景、全業務鏈烤煙種植服務。看政策、簽合同、找服務、辦貸款、看公示、租土地等服務應有盡有,一目了然。煙農們只需通過小程序,在手機上就能與合作社預約機械作業的時間和服務內容,真正做到了讓煙農輕輕松松種好煙。
圖為西街口鎮村民使用“香葉智農”小程序
“以前我們辦事都要拿著好多材料跑到煙站排隊,現在有了手機上的香葉智農平臺就方便多了。預訂農機,幾分鐘就搞定,煙站和合作社職工會主動到年紀大的煙農家里做輔導,各方面的難題,平臺都有應對的絕招。不出家門,就能把合同簽了!”萬春生展示著他的電子合同自信滿滿地說。
農機一小步,農業一大步。西街口鎮就是石林縣農機農藝融合的一個縮影。石林縣局(分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推進煙田及設施宜機化改造,2023年計劃在石林縣再建2個高標準煙田,依托高標準煙田,加大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建設力度,打造農機農藝融合、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石林樣板,實現穩煙區、穩煙田、穩煙農的“三穩”目標,助力鄉村振興,讓鄉親們的日子更美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