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中,煙草產業有著較好的優勢,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九河白族自治鄉雖擁有近3.6萬畝耕地面積,但在近年現代化和城鎮化的大背景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加速,農村大量年輕人外出打工,人口流失、農業勞動力缺乏、海拔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下,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受限。而作為九河鄉為數不多收益較高的經濟作物,煙葉種植面積卻常年徘徊在6000畝左右,煙葉產值一直無法再進一步提升。正因如此,在玉龍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大力推動下,九河鄉率先打造了全麗江市首個現代煙草農業綜合示范區,通過示范區的打造帶動全鄉煙草產業進一步發展。
機械化開展高標準煙田整地工作。
培育新型種植主體,創新生產組織模式
九河鄉創新探索一套適合自己煙區“整村土地流轉+新型種植主體入駐”組織模式,在“多方協作,整村流轉,分片出租,職業種植”的協同機制下,把村集體經濟、農民合作社、職業煙農和煙葉產業組織起來抱團發展,建立土地流轉機制,創立“煙草+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職業煙農”的新型生產組織模式,最大程度解決了長期困擾本地區煙葉產業發展土地和種植勞動力不匹配的問題。
以合作社為載體開展土地中長期流轉工作,整村長期10年流轉2000畝土地種植烤煙,土地流轉實現了從分散種植到整村集中種植的飛躍。部分流轉費用納入了中和村集體經濟中,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全鄉擇優選取14戶“鐵桿煙農”新型種植主體進駐中和村現代煙草農業綜合示范區,烤煙種植過程中的本地用工又帶動了本村就業收入。
九河鄉中和村委會“煙草+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職業煙農”生產組織模式的形成,培育了新型種植主體,健全完善了生產服務體系,全面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依托高效生產組織和專業生產服務,把煙農引入現代煙草農業發展軌道。
建設高標準煙田,推動煙葉農業農機融合
九河鄉通過政府、煙草企業、農民合作社同理合作,將中和村過去破碎、細小、零散的3900塊農田按照“歸并田塊、平整田面”方式完全破埂連為一片,項目區實現了千畝連片。通過打造“集中連片、設施配套、穩產高效、生態良好、機械化程度高、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產業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煙田。實現了穩煙區、穩煙田、穩煙農、穩增收,持續鞏固提升九河鄉乃至整個玉龍縣煙區煙葉的競爭力。
“原來我們種煙太難了,栽煙的土地東一塊西一塊,每個地塊土壤肥力不同,水肥管理很吃力,大型機械也局限于田埂之間沒有辦法使用。但是今年好了,項目區通過土地流轉集中了我們的土地資源,同時又通過破梗并田改善了我們栽煙的土地條件,我們栽煙也不用東奔西跑到處找水了,今年種煙收入肯定會增加。”進駐示范區之一的煙農和瑞龍說道。
九河鄉在全力推進高標準煙田建設的同時,積極推動示范區逐步向全程機械化作業轉型,以宜機化煙草農業標準體系建設為突破口,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充分發揮本地區人才資源優勢,加快關鍵環節農機裝備研發推廣,努力推動煙葉生產向全程全面機械化升級。
九河高標準煙田膜下小苗移栽。
今年,隨著現代煙草農業綜合示范區內的8條機耕路,16條溝渠的建設完成,以及煙葉生產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健全完善,九河鄉中和現代煙草農業綜合示范區將通過植煙土壤保育、病蟲害綠色防控、水肥高效利用、低碳精準烘烤四個方面協同發力,進一步降低煙農的額外投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