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經歷近四十年的發展,種植烤煙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高效產業,煙田成了農民的“致富田”。
水稻和煙葉同為當地農業重要的產業,如何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糧食安全和煙葉產業協調發展,讓“米袋子”更豐實、村民的“錢袋子”更鼓?近年來,安福縣積極探索實踐“煙—稻”復合種植模式,助推當地因地制宜發展多元化種植,走出了煙糧融合互促的“新路子”。
圖為煙農在煙葉采烤結束后種植“煙后稻”
在不斷的探索中,煙稻輪作模式在安福縣得到了大面積推廣,成為解決煙糧爭地矛盾、實現煙葉可持續發展和保證煙糧雙豐收的重要模式。煙稻輪作帶來畝產效益的提升,以及農村產業配套的不斷完善,正在吸引一批青壯年返鄉務農。
為進一步穩固和諧共生的煙糧種植關系,持續夯實煙區煙糧生產高質量發展基礎,近年來,安福縣煙草專賣局探索延伸煙葉種植綠色防控鏈條,大力開展“煙稻融合全程綠色防控”示范推廣工作。
谷源山林場青塘基地是安福縣首個“煙稻融合全程綠色防控”示范區,在推進煙稻輪作,做好“以煙促稻、以煙穩糧”工作的基礎上,安福縣煙草專賣局以煙稻生態系統為切入點,大力開展煙稻協同綠色防控示范,以先進綠色防控技術為導向,將生態保護與綠色防控相結合,制定了一套符合安福縣煙糧輪作生產實際的綠色防控手段。
在煙葉種植環節,集成示范“一蜂(煙蚜繭蜂防治煙蚜)、一蟲(蠋蝽防治煙青蟲)一誘(性誘劑防治煙青蟲、斜紋夜蛾)、兩制劑(免疫誘抗劑+生防菌劑防治病害)”為核心的綠色防控技術。
圖為在稻田示范食誘防控稻縱卷葉螟技術
在水稻種植環節集成示范“一拌(拌種防治惡苗病、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稻飛虱)、二誘(性誘防治二化螟+食誘防治稻縱卷葉螟)、一制劑(生物制劑防治病害/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
在整個煙葉及水稻生長周期盡量不施煙葉敏感的農藥和除草劑,確保煙、稻品質都得到保證和提升。同時,運用生態調控技術,合理布局種植油菜、芝麻、大豆等顯花蜜源植物,為煙葉、水稻害蟲的天敵提供生境棲息場所和轉移通道,增強田間害蟲天敵蓄積功能。
“煙稻融合全程綠色防控”技術的示范應用,大幅減少了在示范區煙稻作物上的化學農藥使用量,也提升了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的效果。據了解,示范區化學農藥使用量預計較上年減少20%以上,危害損失率低于4%,病蟲綜合防效預計可達到90%以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防控可有效推進生態保護。推行“煙稻融合全程綠色防控” 是安福縣煙草專賣局積極融入大農業發展,努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對保障水稻糧食安全,助推安福煙區煙葉提質增效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未來,安福煙草將持續推進綠色防控常態化,逐步擴大‘煙稻融合全程綠色防控’示范推廣面積,進一步加大綠色防控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進一步夯實煙稻融合種植模式,實現‘以煙促糧,糧煙協同’的發展新格局,切實助力煙區綠色振興。”安福縣煙草專賣局副經理李亞純如是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