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劍閣縣,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秦巴山脈南麓,縣域生態條件優越,氣候四季分明,耕地資源豐沃,十分適宜烤煙種植。1988年,劍閣縣成功試種烤煙35畝,正式標志著該縣與烤煙產業“結緣”,到2023年,該縣已是川北地區烤煙產業強縣,回眸艱辛歷程35年,讓我們看劍閣煙區如何用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圖為示范種植片俯瞰。 梅靜 攝
毫不動搖走黨政協同之路,是劍閣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立足根本
2023年2月初,農歷新年剛過,走進劍閣縣鹽店鎮街頭,空氣里彌漫著爆竹的硝煙味,喜慶的節日氛圍還未褪去。
此時,該鎮政府會議里座無虛席,這里正召開一年一度的煙葉生產總結表彰大會,鄉鎮領導班子、各村組干部、種煙能手悉數到場。
會上,雷鳴般掌聲不斷響起,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該鎮黨委書記高聲宣讀著表彰文件,一批又一批獲得煙葉生產“先進集體”“種煙狀元”“先進個人”的煙農、村組干部手持獎狀、榮譽證書上臺接受贊譽。
“我已經連續多年獲得我們鎮上的煙葉生產獎勵了,現在鄉親們種煙積極性是一年賽一年,都認為在家鄉種煙,政府支持力度大、惠農政策多、發展氛圍好,今年我又種了80畝煙,我相信靠著種煙致富,沒錯!”獲獎煙農王志勇開心的說道。
“由地方黨委、政府拿出專項資金對烤煙產業發展進行扶持,鹽店鎮并不是個例,在劍閣,自烤煙產業扎根以來,全縣各級黨委、政府都將該產業作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群眾增收支撐性產業。”劍閣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岳峰感慨道。
自劍閣縣發展烤煙產業以來,該縣縣委、縣政府對于烤煙產業支持力度持續加大,近年來更是系統整合配套項目資源,形成以強化組織保障、完善政策獎補、加大資金扶持、穩固基本煙田“四大類”產業助力體系。
政策扶持方面,縣委、縣政府出臺《關于推進烤煙產業發展的意見》文件,明確對村鎮與煙農,新建烤房、煙農農機、煙葉保險等產業多個方面獎勵政策細則。
組織保障方面,推行一把手“掛帥督戰”制度,由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擔任烤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各煙葉鄉鎮均建立烤煙產業發展辦公室或專班,暢通與行業溝通渠道,確保及時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點堵點。
資金保障方面,設立烤煙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每年煙葉稅的65%納入其中,并全部用于當年的烤煙產業發展,各種煙鄉鎮依據自身實際建立專項資金項目,用于獎勵對全鎮烤煙產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村組集體、干部與煙農。
煙田保護方面,縣人民政府印發出臺關于《劍閣縣“十四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中,19處提及烤煙產業,明確將規劃烤煙產量12萬擔納入“十四五”農村經濟發展主要目標,并在“強化培育特色產業、加強農業產業融合、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農業基礎保障重點工程”四大板塊細化壓實具體任務指標。
圖為農業機械化助農。 梅靜 攝
“多年來,全縣烤煙產業歷經艱辛發展歷程,有過低谷期,但縣委、縣政府對烤煙產業發展信心不失、投入不減、措施不少,歷史證明,烤煙產業是我縣脫貧攻堅缺不得、農民增收少不得、財政增稅離不得的好產業。”煙辦主任羅曉峰說道。
堅定不移走現代化煙草農業轉型之路,是劍閣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持久動能
2023年2月底,正值煙葉生產春耕備耕關鍵時期,來到劍閣縣漢陽鎮登煌村千畝連片烤煙示范片里,不見往日人頭攢動繁忙景象,只有一輛印有劍坪合作社字樣的“鐵牛”在煙田中來回忙碌。
“我從1995年開始種植烤煙,可以說與烤煙打了半輩子交道,感觸最大的變化就是生產模式的改變,以前種煙全靠人,誰家壯勞力多,誰就能把煙種得多、種得好,現在我們煙農講的是現代化種植,就說這合作社的專業化服務,解決了我用工的問題,種植質量也比以前好了太多,我現在1個人就能種60畝,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漢陽鎮煙農魏彥法說道。
縱觀劍閣烤煙產業發展史,并非一帆風順,有過輝煌,也經歷過多次低谷。
2012年,劍閣縣種植計劃面積6.2萬畝,收購煙葉21.39萬擔,創出該縣歷史最好成績。
進入“十三五”以來,國家煙草行業堅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方向,鞏固“穩”的基礎,加快“轉”的步伐,深入推進生產方式現代化,隨后,國家宏觀調控與供給側改革相繼到來,劍閣煙區傳統種植方式與現代化農業發展大趨勢不匹配矛盾愈加突出。
2014年起,劍閣煙區種植計劃面積連年削減,到2018年,全縣煙葉種植面積同比2014年下降一半,收購煙葉僅為6萬擔。
困境面前,劍閣煙草人深知“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道理,2018年,劍閣煙草開始大刀闊斧進行產業變革。
“堅決貫徹省局(公司)‘穩煙田、育主體、提質量、優供給’煙葉生產工作思路,錨定回答好‘在哪里種煙、誰來種煙、怎么種煙、為誰種煙’目標,走現代化煙草農業轉型之路,推動是劍閣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唯一方向,因此,我們制定了‘綠色化、機械化、專業化、集約化、訂制化’五化戰略。”岳峰說道。
如今,經過劍閣煙葉人多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劍閣煙草“五化”建設成效初顯,最終實現了產業翻天覆地的巨變。
綠色低碳化發展,堅持以綠色理念為引領,大力實施“雙碳”戰略推動產業綠色發展,打造綠色生產核心示范區1500畝,示范區內推廣使用生物性誘劑、生物食誘劑等綠色防控收到良好效果。成功成為全省首個電能烤房試點縣,現建設電能烤房200間,生物質燃料烤房666間,全縣煙農使用新能源烤房比率占比達58%。
機械化種植,牢牢把握國家農用機械“上山下鄉”惠民政策推行有利契機,針對全縣地貌以低山為主特征,聚焦煙地翻耕、培土上廂、地膜覆蓋、植保等環節,大力推行機械化作業,2022年全縣農業機械使用率達到69% 。
專業化服務,2022年,開展專業化育苗25萬余盤、專業化機耕1.1萬畝、專業化植保1.2萬畝、專業化烘烤1.8萬擔、專業化分級7.23萬擔,全縣煙田使用專業服務比率達%。
集約化經營,持續優化煙葉生產種植布局,大力發展30至60畝適度規模經營,全力打造千擔村、萬擔鄉,大力培育職業煙農、種植大戶等新型種植主體,以2022年對比2012年數據來看,戶均收入從4.26萬元上升至12.55萬元,增幅達194.6%;戶均種植面積從12.03畝上升至39.31畝,增幅達226.77%。
訂制化生產,以工業品牌優質原料需求為導向,圍繞“產銷協調、結構優化、保障有力、支撐品牌”的目標要求,聯合湖北中煙共同敲定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和運行管理機制,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共同打造的6000畝“中棵煙高油分”生產示范片,為對外打響劍閣煙葉品牌發揮巨大作用。
持之以恒走完善煙用基礎設施建設之路,是劍閣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力保障
劍閣縣是傳統農業大縣,2020年退出全國貧困縣,農業基礎設施總體薄弱,烤煙產業抗自然災害能力較為不足。
為扭轉“靠天吃飯”這種被動局面,劍閣煙草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就開始大力推進煙基設施建設。
截止2022年,劍閣煙草累計在煙葉基礎設施費用投入高達6.18億元,煙基配置率位居全省前列,共計修建煙葉調制設施1.32萬件,其中密集式烤房5296間、機耕路313條、土地整理139處、煙田水利設施3574套。
強大完善的煙基設施設備保障,不僅助力煙農“降本增效”,也大幅提升了該縣烤煙產業抗自然災害能力。
2022年,劍閣縣遭遇60年未遇極端伏旱災害,進入8月來,旱情達到最嚴重階段,縣政府啟動抗旱三級應急響應,縣氣象局一天發布多次紅色預警,個別鄉鎮氣溫達到42.6℃,創下歷史最高溫度,嚴峻的旱情給全縣烤煙生產造成巨大影響。
2022年11月8日,隨著劍閣縣普安煙葉收購點最后一筐烤煙在輸送帶上緩緩進入倉庫,劍閣縣烤煙收購正式“停筆放榜”。據悉,2022年全縣共計收購煙葉7.12萬擔,完成目標任務的97.53%,均價26.54元/公斤,同比去年增加7個百分點。
“大災之年不減產、煙農收入不減少”,劍閣煙草人兌現了這句承諾,這份沉甸甸的高分答卷中除包含地方黨委、政府鼎力支持與全縣煙葉人辛勤付出外,完善的煙基保障發揮出巨大作用。
“我種植烤煙近三十年,去年是我遇到旱情最嚴重的一年,如果放在以往,絕收肯定跑不掉了,但我現在所在這個烤煙片區內,不僅煙路、烤房、煙水設施設備配置齊全,還有獨立的灌溉系統,所以去年又獲得了一個豐收年。”位居該縣2022年交售烤煙均價第一的煙農楊榮光說道。
“下一步,劍閣煙草將不斷加深黨政聯系,加快產業現代化轉型、深化產業融合,繼續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態勢。”岳峰最后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