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永州藍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組織的一場大田管理現場會上,一位意氣風發的種煙大戶主動上臺發言,他邊走邊從口袋掏出了兩張信紙,他動情的說道:“種煙改變了我家的生活,錢袋子鼓了,房子蓋了,更開心的是我的兒子考上了湖南大學,女兒考上了長沙理工大學?,F在,兒子在長沙中建五局工作,女兒在藍山教書,我很慶幸我當初選擇回來種煙……”“種了這么多年的煙,我有了特別的情懷,從剛開始的十幾畝擴到現在的110畝,煙越種越多,生活也越來越好。這些年來,我總結了一個經驗,那就是,只要我們跟著煙草公司走,收成就不會差、收入更不會差?!?/p>
種煙情懷,向陽而生
這位主人公叫謝建明,今年56歲,是藍山縣太平鎮和新村的一名種煙大戶,老謝的祖祖輩輩都是以農為生,早些年掙錢難,日子過得緊巴巴,能掙到錢是他最大的心愿。謝建明與烤煙結緣很早,沒結婚前就去煙田幫過工,那時他發現,在農村種煙才是相對好的出路,其他的農作物沒有種煙有前景。
早年,老謝在廣東工地上干活,工作不穩定,很辛苦,掙的錢也不多。轉機出現在2021年,“家里老人經常和我們講,孩子大了,他們也年紀大了,我們回來管著孩子們讀書最好?!彼nD了一下又說:“老師家訪也勸我們,說孩子們很聰明,需要家長好好引導,我就和婆娘商量,回家既可以照顧老人,也可以教育小孩。”就這樣一合計,這對夫妻搭檔決定一起返鄉。
謝建明回來后,主動聯系了煙草站,了解種煙政策,跟煙技員學習種煙方法,跟在“種煙能手”身邊學習技術要領,開始了種煙之路。在種煙生涯中,楊家坊煙草站的煙技員積極幫助他解決問題,隨叫隨到,做他堅強的后盾,煙草公司的政策也不斷激勵著他的種煙情懷向下扎根,向陽生長。2021年他獲得了永州市優秀煙農稱號,永州日報也對他進行了報道;2022年他還在藍山縣局組織的職業煙農大戶評選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從此更堅定了他將種煙作為終身職業的信念,并對種煙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
烤煙種植,勞心勞力
謝建明愛學愛問,面對不懂的地方,積極和煙技員溝通交流,直到他完全理解,煙站組織的各種培訓活動他一次不落,即使掌握了種煙技術,也依舊很謙虛地向其他人學習,熱情幫助煙農,他現在也是太平鎮和新村有名的“種煙能手”。
謝建明在這一片煙區,做農家肥是出了名的,他經常去養豬場買幾大車豬糞和火土灰一起漚制,為煙苗施肥做好充分準備,在施肥中也很注重肥料的用量,他緊跟時節走,跟著煙草站的要求干,抓緊移栽,做好地膜覆蓋,做好病蟲害防御。也正因為如此,老謝家的煙每年都長得特別旺,根系很發達,全是綠油油的一片。冬季,他閑不住,提前耕田、排水、起壟,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他說“自己的活,自己干著踏實、安心?!?/p>
老謝也不忘帶領身邊的人共同致富,曾經幫老謝做工的人,在老謝的影響下,也開始種煙了,老謝說:“只要認真對待,種煙就不難。我經常鼓勵身邊的人種煙,有什么不懂的就問煙技員,問我,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幫他們。”
創造就業,帶動發展
謝建明種煙為村里創造了十幾個就業崗位。他笑著說:“我經常請在家看孩子和照顧老人的村里人來幫忙移栽、采摘、烘烤,從開始的幾個人,到現在的十幾個人,到收煙的時候啊,我家常常是兩桌人吃飯的?!彼院赖?#xff1a;“我請人干活差不多要持續4個月,多的時候一個人發1萬多塊錢的工資,少的也有三四千,這十幾年來都是這樣,我看著他們拿工資的時候很高興,我也感到很開心。”
在煙站的幫助下,帶領十幾戶煙農自發成立煙農互助小組,積極交流,相互學習種煙技術,相互去煙田觀察,相互指導。謝建明經常和其他煙農說:“我們收完煙的時候,會邀請煙草站的煙技員過來,和我們坐在一起交流今年種煙的心得,談談我們今年的收成,相互學習好的技術,爭取把明年的煙種得更好”。其他煙農看老謝的煙越種越好,也紛紛成立了互助小組。
謝建明和煙技員說,他們希望煙草站能擴建烤房以及提供一些請工人的渠道,合作社的烤房不夠,又請不到工人,只能看著煙滯留在田里干著急。藍山縣局根據煙農提出的問題,有組織地、有針對性地開展烘烤培訓,科學規劃建設烤房,合理利用烤房,協調調動勞動力,組織煙農勞動互助,迅速為煙農解決問題。
近年來,藍山縣局穩步推進煙葉生產規模和種植主體,積極落實科技興煙措施,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升煙葉整體質量,著力促進煙農增產增收,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進程中貢獻煙草力量。
回來種煙這20年里,老謝培養了孩子,也守在父母身邊盡了孝,臉上經常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現在,他依舊保持初心,一如既往,勤勤懇懇在煙田勞作。老謝經常說,他當初選擇從廣東回家鄉是正確的,家鄉變得越來越好,種煙政策越來越好,他有田種,有地耕,很滿足,這是他不一樣的“煙火”。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