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充分依托自身資源,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多元發展烤煙、豌豆等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2022年,我們維新村只有1300畝烤煙,今年新增煙農近50戶,新增面積150畝,煙農種煙積極性大大提高!”華坪縣通達鄉維新村烤煙科技輔導員文繼忠激動地說。
通達鄉地處華坪縣高寒山區,曾經也是貧困鄉鎮。脫貧后如何富起來?近幾年,種植烤煙的效益可觀,加之烤煙補貼優惠政策多,多方努力下,農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我們全力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今年還計劃高質量推進烤煙種植示范區100畝,土地流轉50畝以上,預計產量將達到0.39萬擔,產值將達到600多萬元。”維新村黨支部書記蔡學祥介紹道。
在全縣,維新村只是烤煙種植的一個縮影。在華坪,烤煙已經成為群眾增收的主要產業。
田間長勢良好的煙葉。
華坪縣在農業種植上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搶抓時令,從“早”出發,按照“早計劃、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的工作思路,用“標準化種植”替代傳統種植,全縣的農業產業逐步走出了“弱、小、散”的困局,迎來了規模化發展。
為了使土地“活”起來,近年來,華坪積極探索推廣“煙+N”等煙后作物輪作模式,選擇在煙后土地上種植短期、高效、高產值的冬農作物。
華坪縣煙草部門緊緊抓住“穩煙區、穩煙農、穩煙田”這個基本盤,緊扣“產業融合,促農增收”這條主線,走出一條“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糧煙融合一體發展”的新路子。充分利用烤煙收獲早,在烤煙中下部采收后進行套種豌豆,開展早熟品種試驗、密度、施肥、海拔適宜區、茬口等試驗,逐步集成“煙+豌豆”高效栽培技術模式。
在通達鄉通達村12組,村民蘭華明熱火朝天的在煙田里播種豌豆種。“今年我在中下部煙葉采收完成以后,點種7畝早熟豌豆,利用煙稈支撐豌豆向上爬生,按照技術人員技術要求,今年這7畝豌豆產值達到了2.32萬元,加之今年烤煙收入,我一年的收入在近7萬元。同時,我家周圍好幾家村民明年也要按照我的煙后種植來種豌豆”。蘭華明說。
豌豆豐收村民喜笑顏開。
新莊鄉新莊村煙農蘭金梅說道:“在下部煙葉采收完成以后,及時套種早熟豌豆,10月初我的早熟玉米就上市,而且早熟豌豆價格均在3-4元左右,單豌豆今年收入在3.8萬元左右。”“烤煙+豌豆”套種模式有效改善了土壤生態,實現煙葉與豌豆生產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下一步,華坪縣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對接市場需求,因地制宜按照“培育特色產業、發展優勢產業、鞏固傳統產業”的發展要求,不斷探索創新栽培模式,解決好煙糧爭地矛盾,解決好“種糧吃飯”與“種煙用錢”協同發展問題,全面推行“烤煙+N”套種模式,走出一條“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糧煙融合、一體發展”的新路子,打好“金色”增收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