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防控是一項益生態、利長遠的工程。近年來,師宗縣將提高煙葉安全性、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煙葉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推廣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有效減少煙葉農藥殘留,提升煙葉質量,助力綠色發展。
煙草作為葉用作物,病蟲害種類之多,防控難度之大,居經濟作物之首。而蚜蟲是自然界繁殖較快的有害昆蟲之一,它們通過用針狀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細胞受到破壞,造成煙草生長發育受阻。蚜蟲是傳播病毒病和煤污病的主要媒介,必須及早、連續、徹底防治。蚜繭蜂是蚜蟲的優勢寄生性天敵,它將卵產于蚜蟲體內取食其汁液,使蚜蟲逐漸僵化死亡,而寄生的繭蜂卵則通過吸收蚜蟲身體內的營養而發育生長,最終羽化為成蜂,成蜂繼而尋找更多的蚜蟲并在其體內產卵,如此循環,殺死更多的蚜蟲。針對煙蚜繭蜂的特性,師宗縣推廣實施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輻射帶動綠色防控技術在全縣范圍內大面積推廣應用。
據悉,師宗縣的蚜繭蜂全部是由位于師宗縣彩云鎮長街村委會—曲靖市蚜繭蜂培育基地提供,此培育基地共有23個大棚培育煙蚜繭蜂,每個大棚設有8個池,每個池可以培育蚜繭蜂470盤。培育基地負責人李東介紹道:“煙蚜繭蜂從4月初開始播種,播種以后4月25號左右開始建苗,建完苗以后等煙苗長到貓耳期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大量的接蚜,接蚜之后10天左右,到5月20號左右,接完蚜以后就可以接蜂,接蜂10天左右到6月10號就可以準備包裝,然后通知各站點過來運輸,直接到田里面開始放蜂。”蚜繭蜂繁育是一項工序多、時間長的系統性工程。主要環節有育苗、煙株培育繁蚜、接蚜、接蜂、繁蜂等。每年4月至6月,數以億計的蚜繭蜂從這里產出,成為防治病蟲害的一大“利器”。
師宗縣推廣應用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的同時,持續開展蚜蟲蟲情動態監測預警與分析研判,精準計算蚜繭蜂投放時間,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示范傳導、培訓傳導。在師宗縣彩云鎮長街村委會的煙田中,技術人員耐心的講解著蚜繭蜂“以蚜還蚜”的防治病蟲害技術,并提醒煙農們所該注意的管理事項。煙農張老四說:“以前我們用農藥每畝地要十七八塊的農藥錢,現在放蜂減少了成本,勞力也省了不少,又環保,產量也提高。”利用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是綠色生防技術,不僅可以達到有效防治煙蚜的目的,還可以減少化學殺蟲劑的施用量,降低煙葉中農藥殘留量,提高煙葉使用的安全可用性,減輕環境污染,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保護煙區生態、安全防控病蟲害的目標。目前,該項技術在師宗縣煙葉生產中已實現全覆蓋,全部煙田受益,同時也受到煙農們的一致好評。
下一步,師宗縣將加大對放蜂技術服務隊及煙農的培訓力度,進一步增強煙農對蚜繭蜂“以蚜還蚜”的認識水平,讓蚜繭蜂技術在師宗真正的落地生根。繼續圍繞“生態、安全、綠色、可持續”的理念,不斷擴大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范圍,努力構建“優質、生態、特色、安全”煙葉生產體系的目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