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有煙農聯播,到時候來我家看,咱們一塊學習學習。”夏日如期迎來了蟬鳴,煙農老王和他的老哥們也如期迎來了煙農聯播。“這煙農聯播我一期也沒落下,從去年的第一期煙農聯播開始,每次有煙農聯播,我都要挨個通知幾個一塊種煙的老哥們來看。”
被煙農親切的稱為煙農聯播的是河南南陽市煙草公司開展“煙葉博士直通車”系列直播,直播邀請企業內外的大咖及“煙草土專家”授課,內容涉及從整地起壟、育苗管理、大田管理、煙葉烘烤等煙草種植全系列重點技術。
“博士,我種煙年代短,打頂總是掌握不好尺度,不是打重了影響產量,就是打輕了煙不好炕,您給我講講這煙怎么打頂才合適?”鄧州煙農一片云在直播間問道。“打頂是調控煙株營養和煙葉品質的重要措施,一定要及時,咱們一般在現蕾期打頂,對煙株長勢強的晚打頂、多留葉;長勢弱的早打頂,少留葉;土壤肥力大的推遲打頂時期,多留葉、土壤肥力較小的煙田提早打頂時期,少留葉;耐肥品種晚打頂,多留葉。具體打頂程度要根據各種條件綜合判斷,后續我再指導一期講解烤煙打頂的科普視頻,咱們具體學習一下。” 博士回答說。
這種直播模式,便于基層同志、烘烤師和煙農不受場地限制參與學習,實時討論,實用性強,教育面廣,深受基層員工和廣大煙農歡迎。
下單服務面積11萬畝,服務涉及金額320萬元,累計為煙農節省費用87萬元。春季上線的農業托管平臺交出了一份合格的中期答卷。為更好服務煙葉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南陽市煙草公司借助“金色宛韻”企業公眾號,開設“農業托管服務”專欄。
合作社依托服務平臺,通過聘用懂技術、會經營、會駕駛農機的農機手和煙農,整合近年來各類項目配發農機具,實行農機統一管理和使用調配,實現農業訂單統一調度,協調機械使用時間,實現農機合理調配,使農機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和使用,不但實現了煙葉生產標準化,規模化,而且盤活了閑置農機,強勢推進農業機械化。
依托農業托管平臺,煙農路培滿不僅把自家的一百多畝烤煙照料地漂漂亮亮,還開著自家的起壟機移栽機跟著合作社賺了一萬多塊錢。“自從種煙開展農業托管服務后,種煙再也不讓人手忙腳亂了,以前一到起壟移栽的關鍵環節心里就發慌,怕找不到機器起壟,怕找不到人干活,現在好了,坐在家里手機下單,專業化的服務團隊接單,兩三天就能把煙種完,自家的煙種完了還能和服務隊一塊出去賺點錢。”說到農業托管的好處,路培滿算了一筆賬。
“我們現在刷的是煙草種植技術科普小視頻,閑著就能拿手機刷一刷,學一學。”在南陽煙區,刷煙葉技術科普小視頻成為了煙農休閑的新模式。時間短、信息大、趣味性強、易于傳播的短視頻攪動了新媒體傳播的一池春水,煙葉種植技術科普也跟上了時代發展的新潮流,開啟了短視頻模式。
南陽市煙草公司利用企業視頻號,推出“實用技術科長站長談”欄目,全市系統煙葉科長和煙站站長以自己分包的煙田為樣本,根據不同生產環節和新技術,結合天氣變化等因素,以短視頻形式不定期講述煙葉生產實用技術,為煙農傳經送寶。
“視頻不僅要通俗易懂,還要專業性強,這短視頻不僅是讓煙農在學習,也逼著我們去進步。”九龍煙站站長張少周講起了他錄制科普短視頻的經驗。
在短視頻里,種植技術被專業人員用詼諧幽默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解,一個個枯燥的專業名詞也被跟土地打交道的煙農所理解,科普視頻讓技術手冊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讓書本知識口語化,使隱性知識顯性化,豐富了煙農的知識面,拓展了煙農學習技術的渠道。
這種短平快、碎片化的“視頻文化”,一定程度契合了煙農的信息消費習慣,通過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的技術傳播方式,既鍛煉了基層管理隊伍素質,也讓枯燥的技術有趣化。
現在,“看大咖直播、刷科普視頻、網上下單農業服務”已經成為南陽煙區煙農的生活新常態,新媒體成為服務煙葉產業發展、展現煙區發展高質量全方位立體化形象,助力鄉村振興的新風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