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大田管理的關鍵時期,云南師宗縣持續做好田間不適用鮮煙葉處置工作,切實提升煙葉質量,促進煙農增收。
在大同煙葉站大同點2023年田間不適用鮮煙葉處置現場,一墑墑整齊的煙地里,煙農們正在摘除底部的不適用煙葉。清理出來的不適用鮮煙葉稱重后堆放在一起,等待集中毀形。
“一般我們采取優化煙葉是在烤前的十天左右開始優化,利用兩天的時間把它優化掉。”大同街道的種植大戶謝紅青說,“主要是把最底下的兩到四個無烘烤價值的煙葉優化掉,提高了上面煙葉的質量,不然的話自己烘烤就會增加成本,烤出來的煙也不值錢。”
處理田間不適用鮮煙葉,是對下部3-4片不適用鮮煙葉采用毀形稱重的方式進行優化,每畝消化處理不適用下部葉120公斤以上,上部2片不適用鮮煙葉采用棄烤的方式進行優化,能有效改善煙田通風采光環境,提高上等煙比例,降低下低次煙比例,保證了煙葉收購等級純度和合格率,有效凸顯種煙效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煙農編煙、裝爐、烘烤、出爐、分級和烘烤燃料的浪費,做到了減工降本增效。
優化煙葉結構涉及面廣,環節多,要求高,在充分考慮自然災害、病蟲害、烘烤損失的基礎上,師宗縣制定了優化煙葉結構工作方案,通過張貼政府公告、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告煙農通知書》、播放音頻等多種方式,全面開展烤煙品種純化、優化煙葉結構等宣傳引導,加強煙農服務指導,強化督導檢查,嚴把稱重、毀形、監督、驗收等關鍵環節,切實將不適用鮮煙葉消化處理在田間地頭,助力煙農增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