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你今年栽地面積多點,要注意及時補水肥、防蟲防病。”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區新盛烤煙綜合服務合作社的煙技員白興榮熱情指導著放馬溝村煙農楊加富管好移栽的煙苗。
白興榮是江川區九溪鎮放馬溝村黨支部書記兼煙技員,是山區彝族漢子。作為“80后”的他,投身煙葉生產工作已有19年,日常他自己能做好支部及村組的各項工作,也能指導好、服務好煙農搞好生產,長期耐心細致、用心用情服務農戶,被百姓們親切地稱為“小白書記”。
學而進,門外漢成了行家里手
“白興榮,人年輕、思路活、辦法多、干勁足,就是不一樣!”提起白興榮,煙農都豎起大拇指。
白興榮常說:“老百姓是天,服務好煙農就是服務好自己,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這個堅定不移的信念伴隨著他走過了十九個春夏秋冬,把青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今年新上線的“香葉智農”平臺,各模塊的培訓他都認真聽講,培訓后自己實踐和摸索,熟練掌握各模塊操作和運用。物資銷售模塊是煙農最頭疼的了,為了讓煙農及時學會,他利用空閑時間整理出了《物資銷售操作流程煙農操作版》將各項操作流程方式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列入。在電子合同簽訂過程中,他整理出《煙農合同簽訂操作流程》手機App操作流程及出現問題的解決辦法。
白興榮現場培訓煙農“香葉智農”平臺購買物資。潘自輝 攝
再通過微信工作群、村組群等推送給廣大煙農,讓他們按照操作流程進行逐一操作完成,該村煙農們率先在全鎮完成合同網簽和物資銷售工作。
做而成,農戶生產的貼心人
種煙時節,他的足跡遍布每一塊煙田。無論烈日當空還是陰雨連綿,無論是近還是遠,只要煙農有需要,再苦再累他都會上門幫助指導。每次到煙田、到農戶家,他總是為煙農出謀劃策,幫助煙農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由于煙葉生產季節性強,大部分的節假日與他“無緣”,都是在煙田里度過。
“小白書記不僅能組織好煙農互助小組(2-3戶為一組),還將附近村組大拖拉機整合7臺。組織統一機耕、理墑、打塘,短短的3天時間,放馬溝村就移栽了今年八成的面積。他還是個了不起的種煙技術能手,在九溪鎮都是小有名氣的。”九溪煙葉站站長劉躍文說道。
“扎根在煙田,讓我了解到更多煙農的需求,找準了機械化深耕、起壟等工作 ‘靶子’,煙農需要什么,我們的工作目標就瞄向什么。”看著連片的煙田白興榮感嘆道。
各種農機開進田間地頭,深耕翻犁、土壤改良、塘施腐熟農家肥等措施也相繼順利實施,整個片區的耕作條件和農藝水平全面提升。“有這么好的路,有這么好的田,我們怎么可能種不出好煙葉!”煙農們笑容滿滿、信心十足地說。
九溪鎮放馬溝移栽后田間一角。潘自輝 攝
“煙農信任我,把我當成自家人,我就要認真用心、用情、用技,毫不保留地服務好他們,真誠地為他們排憂解難、為他們辦實事,把生產搞好多增加點收入。”白興榮對工作有著自己的見解。
靠學習、靠科技,他還成為了一名“80后”的“鐵桿”煙農,嘗到了“增收果實”。2022年,他種植13畝煙葉,實現畝產量142.08公斤/畝,除去成本凈賺4.2萬元左右。今年,他種植37畝烤煙,帶領放馬溝村農戶科學種煙創收入。
“種煙,有白興榮在,我們啥也不用擔心”,是放馬溝村民常念叨的一句話。
正是憑著這顆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心,白興榮才成為煙農的貼心人,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自己不平凡的樂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