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鐵牛”馳騁,希望在煙農心頭流淌。
家有10畝地,一個人伺候費勁,雇人幫忙成本又太高;農機作業效率高,可購置一整套設備是筆不小的開支……
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鹽鎮鄉祁莊村村民代從敏就遇到過這樣的煩惱。2012年,他看到村里的勞動力不足,就與他人合伙貸款購置了農機,成立了合作社提供社會化服務。起初有需求的村民還不少,可最近幾年,隨著外地農機服務介入、種地成本增加,加之農機老化,代從敏的合作社面臨危機。
“干不下去了,散伙吧!”2021年年初,合伙人的提議讓代從敏進退兩難。
在這煎熬時刻,洛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在全市大力推廣煙葉生產“七化”建設(煙葉產業發展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信息化、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還推行六級煙葉示范田建設。
“從事農業雖然賺錢不快,但賺得穩。這些年國家政策不斷向農業傾斜,會讓農民種田越來越有尊嚴。”宜陽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張村煙站站長牛向陽為代從敏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認為,宜陽縣總體是淺山丘陵地貌,祁莊村地勢相對平坦,適宜發展機械化、規模化種植。但是村里的小農戶較多,人口外流導致一些田地得不到精心照料。
代從敏決定先從土地流轉入手。他找到過去的合伙人,三家一起包下210畝地。雖是種地老手,但第一次種植這么大面積的煙葉,代從敏心里也沒底。
“你們的地塊符合條件,咱們一起來建示范田吧!”牛向陽對代從敏說,每一個煙葉生產環節他都會全程指導。
退伍軍人出身的牛向陽已是煙葉戰線的“老兵”。去年以來,牛向陽積極尋找素質較高的農民,讓“示范田”真正走近農戶。“過去的示范帶動,以單項生產技術示范為主流。如今,圍繞產業發展環環配套,測土配方施肥、防蟲治病、良態良種良田良法落地,全方位示范。”牛向陽說。
今年年初,通過多次算賬,代從敏三人下定決心種煙,如今一壟壟煙株綠意盎然、長勢良好。他們還雇了三五個村民進行管護。55歲的祁莊村村民王春燕是管護組長,每天有100元收入。她打趣地說:“我自從嫁到這里就一直在種田,10畝地就像把人拴住了一樣。去年把地流轉給了代從敏,省心多了,自己有更多精力帶孫子,還能在家門口掙一份工資。”
解決土地“誰來種”“怎么種”,在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農業生產專業化托管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代從敏有運營合作社的經驗,經過多方咨詢,他準備將合作社往煙葉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目前正在四處考察學習農機操作。“聽說有些合作社的托管服務既能‘點單’也能‘包席’,我想先從別人不愿意干或者干起來不劃算的環節下手,總能蹚出一條路子來。”代從敏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