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驕陽似火,暑氣蒸人,伴著不時的降雨,煙田里更顯悶熱,不僅人體感到不適,就連農作物也吃不消。而時下正值煙葉田間后期管護和成熟采收的關鍵階段,“煙葉人”正頂著高溫“烤”驗揮灑著汗水,或是精心管護田間中上部煙葉,或是認真琢磨烤黃烤香房中煙葉,都在努力搶收勞動果實。
圖為巴定社區一派豐收景象的成熟期煙田。覃文鋒攝
“近期一定要抓住早晚間的晴好天氣開展植保作業,全面防治好葉斑病。”8月1日,在廣西河池市南丹縣六寨鎮銀寨村煙田里,六寨煙站站長吳振華正組織煙農、合作社專業化服務隊伍召開田間中后期管理現場會。據吳振華介紹,現在煙葉已接近成熟,陽光直射對煙葉生長影響不大,但降雨使土壤含水量增加,在高溫天氣下很容易形成“底烘”的特殊小氣候,會導致煙葉葉斑類病害迅速傳播。
針對當前特殊的氣候情況,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圍繞“穩固煙葉基礎、加快轉型升級”工作思路,持續推動“我為煙農辦實事,煙區振興我助力”煙葉黨建活動深入開展,積極組織技術骨干以“田間課堂、實操演示”的形式適時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通過煙農現場“點單”,技術人員“明廚亮灶”示范展示的方式,實現煙葉田間中后期管理及烘烤技術指導的精準化服務,努力保障煙葉質量和提高煙農種植效益。
河池市局(公司)在南丹縣大廠鎮翁樂村舉行2023年打頂抹芽暨綠色防控現場會。何明雄攝
“今年前期持續干旱,近期下雨后煙葉猛長,打頂抹芽確實需要技術和經驗。”技術田靖介紹,雨后肥料充分溶解,煙株吸肥力增強營銷充足,上部煙葉開片充分形成后發煙,如果打頂過早,株高偏矮,極易導致上部煙葉過大形似天蓋地的“傘型”煙株,造成烘烤難度增加。
為避免煙農打頂留葉操作失誤,田靖全過程追蹤查看所負責片區的煙葉生長情況,每天穿梭于田間指導和督促煙農按標準技術打頂抹芽,使巴定社區的“高桿留莖”封頂技術普及到位率達100%,如今放眼望去,一片片綠油油的煙葉迎風搖曳、長勢喜人。
吳振華在田間示范“高桿留莖”打頂技術。盧昌友攝
“煙葉生長周期短、見效快,要想有好收成,就必須做好田間管護。”煙農黎之勇說,他連續種了十幾年煙,對煙株中后期管理已養成了頂無花、桿無杈的習慣,所以每天都要到田里轉一轉,把煙株上的煙花、側芽除到位。
“現在科技發達了,煙葉管護也省事多了。”大廠鎮翁樂村煙農陸方云介紹說,近年來煙站組織合作社開展植保專業化服務,噴什么藥和什么時候噴由煙站統一安排,他們村幾百畝的連片煙田一個上午就可以完成作業。
植保專業化服務隊利用無人機開展綠色防控作業。韋慶現攝
綠色防控好壞事關煙葉質量安全。為切實控制好化學農藥使用種類及頻次,河池市局(公司)從抓好植保專業化服務提升方面入手,引導合作社采購了5臺植保無人機,加上整合社會上植保無人機資源,對連片50畝以上的煙區100%推廣專業化植保作業,使用煙葉田間管理機械化作業率達78.23%,有效降低生產勞動強度和成本投入的同時,達到了藥品統一、時間統一、用量統一的統防統治目標效果,推動煙葉綠色防控措施落地入田。
“我們必須服務到位,不容一點兒閃失而辜負煙農的辛勤勞動。”吳振華介紹,六寨煙站的戶均面積為52畝,約有百戶煙農家庭全年的收入主要是來自煙葉,因此,他們堅持全程做好生產技術服務跟蹤指導,保障煙農種有所收、勞有所獲。
為了保證煙農增產增收,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把握關鍵,通過強化培訓提高標準化技術普及率和全過程提供“保姆式”精準技術服務,對生產種植、采收烘烤等環節進行全方位保駕護航,讓煙農實現煙葉主業穩收,把煙葉產業打造成煙農增收致富的“金色產業”,以煙葉興旺助力鄉村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