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烤出來的煙葉好香!”
“你的技術關把握得恰到好處!”
8月7日,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唐崖鎮鄧家坪村4組煙農胡玉勝、伍艷瓊夫婦看著剛剛從烤房里取出的一桿桿金燦燦、香噴噴的煙葉,在一進入煙田泛綠、烤房溢香的盛夏季節,就已經沉浸在把關種煙,提質增收的喜悅之中。
胡玉勝、伍艷瓊夫婦是該縣一對80后煙農。夫婦倆好學善思,勤勞上進,自2018年跟上該縣吸納能人種煙,優化職業煙農隊伍,提升煙葉質量,增加種植效益,推進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在鄉村干部和煙葉技術員的協調幫助下,租賃鄉親們的好田好土,與煙草部門簽訂合同種煙,為該縣職業煙農隊伍注入了活力。
胡玉勝、伍艷瓊夫婦初分煙葉
從此,胡玉勝、伍艷瓊在煙葉技術員的指導下,潛心學習種煙技術,總結種管經驗,在短短的兩三年間,就掌握了煙葉生產九關十二環中的關鍵技術。
“種了幾年煙,每年的收入都算過得去,可還是沒有電視里宣傳的煙狀元高。”2021年,一個秋高氣爽的傍晚,伍艷瓊看著縣電視臺播出的新聞節目,用右手托著下巴沉思了一會,看著胡玉勝問:“每畝地栽的烤煙能賣到4000多塊錢嗎?”
“只要把住了至關重要的‘三道關’,一畝烤煙肯定能夠賣上4000多塊錢的好價錢。”頗有心計,善于挖潛增收的胡玉勝早在腦海里琢磨出了一套煙葉提質、種煙增收的好辦法。
煙技員向胡玉勝介紹成熟煙葉特征
“那三道?”伍艷瓊急不可待地想要知道丈夫心中藏著的“秘密”。
胡玉勝笑而不答,在那年交售煙葉結束后,把鄉村干部與煙葉技術員邀約在一起,請他們當“參謀”,出“點子”,邁出了擇優租賃鄉親們適宜種煙的土地種煙的步伐。
“這是不是你說的第一道關?”
“是的。”胡玉勝學著煙葉技術員的樣子,掰起指頭“照本宣科”的給伍艷瓊講起了技術課,選好地輪作種煙,再把煙草部門推廣的冬耕凍垡、綠肥還田和施用有機肥等技術搬進煙田,地里的煙葉少病害,長勢長相養眼。
“第二道呢?”伍艷瓊趁熱打鐵想要明白丈夫心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到時候,你自然會曉得。”胡玉勝故意賣起了關子。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就到了施肥、起壟、覆膜的“三先”季節。在那期間,胡玉勝總是根據煙草部門測定的土地肥力類別,不折不扣地按照技術員開出的平衡施肥通知單配肥裝袋。在用肥的時候,他把每一袋肥料要送進那一塊地,都給前來當幫工的人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玉勝,你那樣搞太麻煩了,簡單點行不?”比鄰而居,常來給胡玉勝當幫手的岳父本是一名種煙“老把式”,看著女婿的做法,又犯了以前種煙搞“大哈數”的“老毛病”。
“不行!”胡玉勝指著“單子”上字告訴岳父:“您看,照這樣拌的兩袋肥料是用于槽底的一類土,這一袋準備用在坡上那塊三類土,肯定不一樣。”
恍然大悟的伍艷瓊也開竅了:“爹,這是技術員給他上的‘緊箍咒’,也是他要過的二道關,照技術員給他的‘單單’上面那樣做,錯不了!”
轉眼之間又到了煙葉成熟采烤的季節。自進入今年的煙葉采烤季節,胡玉勝可就成了一位大忙人。他不是穿行在煙田邊,就是“盯在”烤房里,把煙葉技術員教給他的成熟采收、科學烘烤技術發揮到極致。
“孃孃,您這幾匹煙采嫩了點。”
“你不說要采青嗎?”
“那時候講的是采下部煙,現在采中部煙,標準不一樣了。”胡玉勝走到他孃孃面前,從她的手中拿起煙葉,指著葉片的顏色,趁機把識別下部與中部煙葉成熟特征的方式方法,及下部煙葉成熟采收,中部煙葉成熟采收,才能烤黃、烤香煙葉的道理悉數相告。
“這就是你說的第三道關?”
“去年,要不是我在這三道關上下功夫,每畝煙葉哪能賣上4350多塊錢,更不會有栽60畝烤煙,收入26萬多元的好年景。”
盛夏時節,筑牢一、二道煙葉生產技術關的胡玉勝、伍艷瓊夫婦將心無旁貸守住科學采烤的第三道關,爭取再傳把關種煙迎豐年的佳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