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爭日,夏爭時,萬物宜早不宜遲,烤煙收獲完后,煙田稻插秧忙。”連日來,江西省石城縣各地的煙農們搶抓農時,冒高溫、戰酷暑插煙田稻秧苗,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圖為機耕手正在機耕煙田。
在石城縣琴江鎮何坑村,機聲隆隆,犁田機穿梭在田野中,村民們卷起褲腿,弓著腰在犁好的田中將水稻秧苗插下。“機械+人工”合作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煙田稻插秧工作的效率,不一會兒,平整的煙田稻里一排排插好的秧苗隨風擺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煙田稻早插可以避免寒潮,提高產量,為了搶抓時間,這幾天,我們村14戶煙農、357畝煙田稻,2臺插秧機進行煙田稻插秧,每臺插秧機每天可插秧40畝左右,僅僅用5天時間,全村煙田稻插秧全部完成。”何坑村支部書記何進添接著又說道:“今年,水利實施修復好了,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和使用又提高了,插秧機效率大幅提升,既降低煙田稻種植成本,又減輕煙農插秧的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
圖為煙農黃運平烤后煙田里雇請插秧師傅正在用插秧機插秧。
今年以來,江西省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指導煙農管理好煙葉生產的同時,對烤后煙田及時耕種,插上秧苗助力增收。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早在6月下旬就指導煙農播好煙田秧苗,備煙葉烤完后及時耕地插秧,要求煙技員跟蹤到位,確保糧食生產。
何坑村因海拔較高,農田灌溉需要靠兩處水渠來灌溉,此前,由于水渠年久沒有修繕,渠低漏水、塌方、沒有清除渠污泥等,出水口水量小,引水灌田的時間長,許多地塊因缺水無法插秧苗。“以前我租賃的幾十畝田,都是一天等一畝田的水,引水灌田的時間拖得很長,耽誤了煙田稻的插秧工作。”該村種煙大戶黃運平說道:“現在有水源啦,機械也用上啦,一臺插秧機一天可以抵以前人工插秧40人左右,插秧機不僅減少了人工成本,而且插的秧苗均勻。”
自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進駐何坑村鄉村振興工作,村兩委依托工作隊幫扶,通過向上爭資及村里自籌,籌集資金5萬余元,對全村兩條主管水渠設施進行了修繕,把渠底部會漏水的地方用水泥砂石補上、把塌方的地方用石頭與水泥砌好、把渠中泥沙全部清除、把水渠兩邊的雜草全部清理干凈,兩條水渠全部貫通了,大大提高了水之源。
“現在水利條件好了,我種煙田稻的信心也足了,今年65畝煙田已經全部插上了秧苗,明年我要多租賃一些田塊種植煙葉。”看著溝渠里源源不斷的水流進田里,正在田里勞作的種煙大戶黃運平倍感欣慰。
“水利設施修繕后,不管種煙的煙農或種白蓮、稻子的農民積極性大大提高了,今年我們通過新開墾土地和荒地治理,新增了60余畝烤煙、80余畝白蓮、100多畝早稻。”何坑村支部書記何進添介紹說。“去年村里向上爭資15萬元,將原來老舊的20座密集烤房進行了改造,把原爐膛重新砌過、把烤煙門全部換新的、把工作棚全部蓋上樹脂瓦、把原來電路全部換新線,還加蓋了烤煙房屋頂,使密集烤房得到更新。再不會因為烤煙房屋頂漏水導致煙葉燜烤、再不會因為烤煙房門有破損導致煙葉降溫、再不會因為線路老化導致短路、再不會因為爐膛漏煙導致煙葉煤氣中毒的現象了,從而提高了煙農放心種煙的愿景,確保了煙農增收。”
“在今年的煙田稻機械化插秧工作中,全縣56名技術員深入到各自的管轄區,積極指導煙農盡早犁田整地,做好田間肥水管理,不斷提高機械化作業率,加強病蟲害綠色防控,為煙田稻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分管領導陳瓊紅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