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開收,遍地黃金。黃燦燦的稻田連綿千里,給大地披上了“金裝”,沉甸甸的麥穗壓彎了稻稈,微風過處,翻起了陣陣金黃色的稻浪。稻田里,村民們穿梭其中,一株株嫩綠的秧苗,被他們有序地插在水田里,汗水不時從額頭滴落,但臉上卻透露出一種滿足和喜悅。
圖為航拍安福縣寮塘鄉等待收割的金黃稻田
眼前的場景就發生在江西省安福縣寮塘鄉,村民們先種一季煙葉、再種一季水稻,用勤勞與智慧踏出了致富之路。
既要鼓起“錢袋子”,又要端牢“米袋子”。近年來,安福縣煙草專賣局打造煙區產業綜合體,全面實施“優質煙葉+優質晚稻”雙優工程,將農民的“錢袋子”與政府的“米袋子”結合,縱深推進煙稻融合產業綜合體建設,取得了穩糧增收互利雙贏助力鄉村振興的良好效果。
李青山是安福縣寮塘鄉出了名的“大戶”, 2023年種植煙葉60余畝。這些年來,他和妻子兩人一起種煙、種水稻,探索農場種植模式。夫妻倆不僅肯吃苦,而且懂技術、會管理,他們打造了一支專業隊伍,進行起壟、施肥、蓋膜等田間維護工作,大大地提高了種植效率,走上了煙稻輪作致富路。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的大事。安福縣煙草專賣局積極推行“煙+稻”輪作模式,頭季種植煙葉收益穩定,二季種植水稻產量增加,既提高單位面積種植效益,又穩定提升糧食產量,促進煙糧協調發展,實現了以煙促稻、以煙穩糧、協同發展、共同受益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烤煙和晚稻都是季節性較強的作物,煙稻輪作不僅可以使兩種作物在時間和季節上達到相互銜接,同時還可以促進煙葉與水稻雙豐收,因此受到當地農民的歡迎。”寮塘鄉竹山村黨支部書記曾榮開說,“通過煙草積極引導煙農科學種煙種稻,全力推進‘煙糧雙優’工程。2022年全村29戶煙農668畝煙葉全部實行煙稻輪作,畝均煙葉產值約4300元,畝均稻谷收入約1200元,煙稻畝均總收入超過4500元。種煙必種稻,煙稻輪作,是‘天作之合’”。
“實施煙稻綜合體項目有兩個好處:一是煙稻水旱輪作可以改良土壤,減輕病蟲害;二是早季種煙晚季種水稻能夠提高晚稻的產量,達到穩糧增收的效果。”安福縣煙草專賣局副經理李亞純介紹道。
打造煙區產業綜合體,在煙葉收完后,可立即種植水稻,充分利用了煙田資源。種植煙葉后的田塊,土壤肥力更高,營養更均衡,可減少化肥使用,提高水稻產量。同時,種植煙葉的育苗工場、機械等,可與水稻種植所需設施相互利用,盤活了資源,增加了效益。
“建設產業綜合體的同時,我們全力推進基本煙田永久保護工作,目前全縣已劃定基本煙田保護區6.4萬畝,涉及所有植煙鄉鎮。2023年我們開展福葉香煙葉產業綜合體項目,突出農民增收,統籌糧食與煙葉產業發展規劃,今后將進一步推進煙稻輪作。”李亞純介紹說。
夏季收獲黃金葉,秋季煙區飄稻香。安福縣通過“以煙促稻、以煙穩糧”的產業融合思路,煙稻輪作已成為煙區煙農增收和助力鄉村振興的“黃金搭檔”,讓農民把“飯碗”端得更穩,夯實穩糧增收根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