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湖北咸豐縣坪壩營鎮走馬嶺村,縱橫交錯的煙葉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又到了煙葉采烤的時節,落了黃的煙葉一片連一片,處處呈現出豐收的景象。一組的煙農張赟頭頂烈日,正穿梭在煙田中熟練地進行采摘。
“看這煙葉成色真好,今年啊一定是一個豐收年。”張赟一邊采收著煙葉,一邊興高采烈地與一旁的老鄉說到。
“我今年種了80畝煙,天氣又給力,煙葉長勢很好,加上技術人員的指導,讓我更加清楚如何將成熟煙葉及時采烤,提高煙葉質量,實現增產增收。”90后的張赟,看著年紀輕輕,其實已經有6年的種煙經驗,對煙葉種植情況已是熟悉不過了,作為全縣為數不多的90后煙農,而且還是位女性煙農,大家都叫她“鐵桿煙花”。
出生于1993年的張赟,初中畢業后就離開了家鄉,遠赴廣東、深圳等地打工,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厭倦了農村生活,向往大城市。由于無法照顧家中年邁的雙親和幼弱的兒子,她逐漸有了回鄉創業的想法。2017年,張赟的公公楊海林開始種煙,在急需勞動力的情況下,張赟毅然辭掉了工作,回到家鄉與公公一起種煙。
坪壩營鎮種植煙葉的歷史悠久,正是由于煙葉產業的興起,才讓這里不少貧苦群眾走上了致富路。多年以來,坪壩營鎮黨委政府、縣煙草公司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扶持煙葉產業健康穩定發展。2018年,年僅25歲的張赟決定擴大自家煙葉種植規模,由于家中沒有閑置的土地,張赟在她的老家附近走馬嶺村租賃土地進行種植。
“在我的家鄉種煙我可不怕,不僅有煙草公司的技術員為我把關,還有我的叔叔嬸嬸們給我幫忙。”每每有人問到為什么放棄大城市的工作返鄉種煙,張赟都這樣回答。
張赟近幾年來種植規模一直穩定在60畝左右,種煙固定需要8到9個勞動力,對別的煙農來說,請人幫工可是個難題,但這對于在家鄉種煙的張赟來說簡直不要太輕松!
然而,張赟也有著自己的心事,今年3月,公公楊海林突發腦梗,去武漢治療花了40多萬,突如其來的變故,分散了張赟的重心,她必須拋開煙田前往武漢照顧父親,這一度讓她發愁,這段時間又恰好是三先準備工作最繁忙的時期。就在張赟一籌莫展的時候,咸豐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煙技員黃紹友送來了及時雨。
黃紹友讓張赟安心照顧父親,在她去武漢期間,煙田中的一切事務都有縣煙草公司煙技員為她照看。從起壟到覆膜,每天黃紹友都會帶著煙站的黨員志愿者們前往張赟的煙田里,查看工作情況,并向張赟匯報工作進度。
“沒有黃師傅,我可真不知道今年的煙葉該怎么辦。”一說起這件事張赟的眼中都會泛起淚花。
現在張赟父親的身體一天天的好轉,張赟也全力投入到煙葉采烤工作中,她小小的個子每天穿梭在煙田和烘烤工廠之間,雖然每天都很辛苦,但現在的張赟很知足,她常說,是政府和煙草公司的政策好,今年又新建了電烤房,加上煙技員的指導和關心關愛,今年的煙葉長勢好、品質高,豐收就在眼前。自己會堅持煙葉種植,一定會一步一步走出走好用那金葉鋪就的致富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