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夏收夏種“雙搶”最繁忙的季節,福建泰寧縣新橋鄉也不例外,煙葉剛采收結束,煙農就忙著開始清理煙稈,使用旋耕機打田整地,為第二季水稻插秧做準備,與農時季節爭分奪秒的賽跑著,為二季農作物產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田間到處是一派農忙的景象。
來到泰寧縣新橋鄉,放遠望去,原先到處是落黃層次分明成熟的煙葉,現如今是一片綠油油充滿生機的稻田。
近年來,福建省泰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動融入國家糧食安全大局,堅持“以煙促稻,以煙穩糧”的發展思路,實行煙稻輪作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為農民致富增收創造了有利條件,穩住了“糧袋子”,鼓起了“錢袋子”。
一路上的驕陽似火,走進新橋鄉楓源村,卻感覺到一絲絲的涼意,此時,看見一村民正在往剛插秧一周后的稻田放養稻花魚。
新橋鄉楓源村海拔較高,平均海拔在660米左右,高山氣候的自然優勢,豐富的優質水資源,農民充分利用有限的農田,在煙葉采收結束后,種植優質水稻,并在水稻田內套養稻花魚,水稻田基本上不使用農藥,套養的稻花魚主要以水稻上的蟲子、田間浮萍及稻花為主要食物,稻花魚排出的糞便能有效地改善土壤,實現良性循環,促進煙、稻、魚多元化增收。
7月25日,泰寧縣新橋鄉楓源村煙農在煙后稻田內套養稻花魚,圖為煙農在田間放養稻花魚。 楊來林攝
產業融合發“新枝”,鄉村振興踏“新路”,新橋鄉楓源村在促進煙稻融合發展的同時,利用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稻田套養稻花魚這一“新枝”,增加稻田的復耕指數,向有限的稻田要效益,為鄉村振興踏出了一條“新路”。
圖為泰寧縣新橋鄉楓源村稻煙輪作的的農田。 楊來林攝
“稻田套養稻花魚,每畝放養200-250尾,魚放養后,種植的水稻和套養的魚都不用什么操心,就等著收成了,到‘國慶節’就開始抓魚賣,抓完魚過不了多久就可以收割水稻,每畝賣魚可以增加300-500元的收入,優質水稻每畝1100斤左右,時間短,效益高,是一項‘短、平、快’的好項目。”村民嚴永長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