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洛河彝族鄉把者岱村村民張自和從事煙葉生產技術指導工作的第13個年頭,如今,憑借數字化賦能傳統農業,他在煙葉種植和管理上越來越得心應手。
2022年,云南省“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臺”在玉溪市紅塔區上線,平臺包含生產網格、生產過程、考核監管、投入驗收、智能監測五大功能模塊,涵蓋了煙葉生產面積落實、育苗供苗、整地理墑等14個煙葉生產環節,實現了煙葉生產流程再造優化、煙葉生產過程動態管理的目標。
傳統農業煥發新的活力
點開手機里的“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臺”,張自和所指導管理的把者岱村18戶煙農的煙葉生產情況一目了然,張自和也體驗了對轄區煙農的數字化“云管理”。煙技人員將生產過程、考核監管、投入驗收等工作數據、照片錄入平臺后,煙葉生產相關流程就做到了有跡可循,提升了生產過程、補貼驗收、考核監督等重要工作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
張自和使用“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臺”上報數據。楊靜 攝
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農業,變化的是技術和設備,不變的是為農提質、降本增效的目標。在變與不變中,煙葉種植這一傳統農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生產技術服務省時省力
張自和表示,以前想找個生產數據還得去筆記本上翻找,現在想要的煙葉生產數據都盡在“掌握”。“根據每月初填寫的烘烤數據,眼下農戶們都開始采收煙葉了。”張自和根據農戶的采收情況,及時進行煙葉的烘烤指導,確保今年煙葉烘烤質量提升,保障村民收入。
自“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臺”上線以來,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煙草專賣局完成了煙葉生產環節數據采集16494條,戶均采集5.21條,涉及14個煙葉生產環節。這些“數字”讓煙葉生產業務更加簡單易操作,進一步促進各項生產業務及技術措施落地落實。
煙農培訓。錢雷 攝
數字賦能服務轉型升級
面對今年雨水較多等天氣情況,張自和有一套自己的“應急方案”。有自然災害發生時,張自和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用“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臺”上傳現場照片存檔,填報受災面積,組織煙農進行搶救,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此外,煙葉長勢跟蹤、病蟲害測報等煙葉生產業務都能通過“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臺”完成,“數字”新事物,讓張自和的“云管理”越來越輕松,也讓他的技術與服務更加精準和具有時效性。
隨著智能監測系統的完善,生產技術人員能夠第一時間獲取災害預警信息、煙株長勢情況、病蟲害發生情況,為農戶提供更加快速、精準的服務。如今,煙田被一張張“數字化網格”所覆蓋,大幅提升了煙農的工作效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