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烤的煙葉好香!”“一根筋的做法行不通。”
8月23日,又是一個天高云淡、烤房溢香的日子。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高樂山鎮頭莊壩村4組煙農湯中華看著剛剛從烤房里取下的煙葉沾沾自喜。
年過五旬的湯中華、陳蘭香夫婦是一對勤勞的莊稼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夫婦倆覺得飼養生豬銷售的利潤略顯微薄,與想要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為了盡快結束家里過得緊巴巴的日子,他倆打起了種植烤煙的主意。
想到做到的夫婦倆與煙草部門簽訂合同,開始了邁開雙腿走路的嘗試。他倆發現種煙是一條時間短、見效快的增收致富好途徑,就有了做種煙“老把式”的想法,一心要把烤煙作為增收致富主要產業來發展。
“說實話,前些年種煙收入不如意,就是因為他脾氣犟,常常把技術員的話當‘耳邊風’,時不時耍點小聰明,搞點小動作。”頗有心計的陳蘭香雖然不理解湯中華的一些做法,但也難舍“煙緣”,只好常常在他面前板著臉說說抱怨話,希望能起到促進作用:“今年再算不來賬,明年你一個人種。”
在年復一年的生產勞動中,湯中華也明白了種煙是技術活的道理。他常常告誡自己,一定要改掉“老毛病”,按照縣煙草部門制定的技術,技術員教的方式方法去生產、管理和采烤煙葉,自己的“腰包”才能鼓起來。
一定要幫助心里逐漸開竅的湯中華走出泥潭,做科學種煙的職業煙農,高樂山鎮煙葉收購站支部黨員、煙葉技術員熊顯剛在心里暗下決心。在各個關鍵生產節點,他總是在搞好其他煙農的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后,不請自到地下煙田,進烤房,“趁熱打鐵”地在湯中華的腦海下植入輪作換茬、修復土壤、科學種管和成熟采烤等科技興煙理念,讓他徹底摒棄粗放型生產,隨意性烘烤的舊習慣。
前年冬天,湯中華響應該縣復耕種煙,推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號召,利用冬閑季節,自掏“腰包”請來一臺挖掘機,將從鄉親們手中租賃的20多畝拋荒地翻了個“底朝天”,邁出了科學種煙的第一步,
進入去年的煙葉采烤季節,湯中華不僅組織勞力適時進入煙田,采收成熟煙葉,擇煙編桿,分類入房,還認真按照技術員在他的烘烤自控儀上設定的參數烘烤煙葉。
“前些年,用黃泥巴筑的烤房烤煙,養成了一些‘老毛病’,現在用智能烤房烤,再翻‘老黃歷’,不上當吃虧才怪呢。”湯中華回想起在去年烘烤第一房煙葉的時候,他唯恐變黃期間的煙葉水分超限,擅自打開進風門,開啟強制排濕模式。
及時發現的熊顯剛馬上更正了湯中華失誤操作,并借機將煙葉保濕變黃的烤制技術原理講給他聽,還幫助他查找烘烤煙葉質量不高的原因。
“去年,熊師傅你一轉身,他就搬來梯子,爬到板上去,我叫他莫亂動上面的東西,他聽不進去,要不是你‘殺回馬槍’,那豈不是又是一房慷枯黑糟煙。”陳蘭香的抱怨不無道理。
“莫嘰嘰咕咕的了,在那房煙出房的時候,我看著一桿桿金燦燦的煙葉,就下決心……”湯中華看到了種煙增收的希望。
“要不然,哪有去年栽70多畝烤煙,收入近30萬塊錢的好年成,更不會有我今年又幫忙你種煙的道理。”陳蘭香打斷湯中華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被人看見的笑容。
去年煙葉交售剛結束,心里徹底開竅的湯中華請鄉村干部和煙葉技術員上門當“參謀”、出“點子”,開始播撒“綠肥”種子,讓煙田披綠過冬,增加復耕種植面積……
今年,湯中華地里的煙葉優質煙長勢長相明顯,烘烤出來分外香。
“湯老板,你家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夸不得,不然,他腦殼一發熱,又要上當吃虧。” 陳蘭香接過幫工的話,提醒湯中華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過好種煙講技術的每道關。
“開竅種煙嘗甜頭!”湯中華古銅色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忙春度夏迎金秋,科學種煙增信心。湯中華、陳蘭香夫婦堅信,只有科學生產,種煙增收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勤勞增收的日子也會越來越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