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龍朋鎮,境內山巒起伏、山高谷深、嶺谷并列,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呈現山地、丘陵、平壩三大地貌,大地遍染綠色,山川林木蔥郁,放眼望去一幅美麗的鄉村生態畫卷盡收眼底。
走進石屏縣龍朋鎮2000畝煙區產業綜合體園區內,青綠的水稻、蔥翠的山藥藤蔓生機勃勃。
農業生產,土地是第一要素
“以前租的地不集中,東一塊、西一片,勞作很不方便,租金也不相同。產業綜合體解決了連片種植大難題,省工又節約成本。”有著近30年烤煙種植經驗的龍朋鎮牛街村村民龍應祥說。
過去,龍應祥要為在哪里種植而犯愁,自家種植的近百畝的烤煙、山藥、玉米全部是靠租地,找地費勁不說,有時土地還破碎化,采收也很不方便。
如何規劃好種植土地,讓農戶種植積極性不減?石屏縣煙草專賣局指導當地煙農合作社在盤活耕地、提升品質促農增收上下功夫、求破題。
龍昌在藍莓地里忙活。
“通過‘保底收益+入股分紅’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模式,把大伙兒零散的土地集中起來,進行科學規劃田地種植,從而轉變傳統生產方式促進農戶增收。”煙農合作社理事長羅華平說,產業綜合體土地流轉以“村委會+合作社+煙農”的帶地入股和土地托管的流轉模式集中流轉、網格劃分、定制定價“三統一”,根據種植作物特性進行規模化科學輪作,提高品質,讓農業種植更現代化、產業化,拓寬農戶的收入來源。目前,產業綜合體土地流轉面積超過了2000畝。
今年,在穩土地的基礎上,石屏縣煙草專賣局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整合各方資源,加大產前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農業灌溉、田間交通、農藝農機融合、綠色植保、低碳烘烤等,打造“路相通、溝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助力當地鄉村振興新發展。
產業“融”起來,做好特色農業“新”文章
“煙葉采烤結束就接著種甘藍、蘿卜,每畝可增收1000元以上,算起來,比在外打工賺得多,還能照顧家里。”龍朋鎮龍城坡村村民龍昌談起產業綜合體給家里生活帶來的改變時,黝黑的臉上笑意滿滿。
龍應祥查看山藥長勢。
2021年,產業綜合體建成后,龍昌抓住這一機遇,將自家20畝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參與土地流轉,并流轉近100畝土地搞起“烤煙+甘藍、山藥”和大棚藍莓多元化種植。
近年來,石屏縣煙草專賣局立足服務三農大局,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農業產業優勢,幫助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增收,守住鄉親們的“米袋子”和“錢袋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