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秦巴山區的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一度交通基本靠走、吃水基本靠挑、種地基本靠天,惡劣的自然環境將山里山外阻隔成兩個世界。
一方水土卻難養活一方人。雖然山高路遠,面臨著不盡的困難,但是這里的勞動人員勤勞肯干,用雙手奮斗出了自己的幸福,那就是種植烤煙。住在柳林的煙農李大兵說,竹山境內群山環抱、山青水綠,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適宜種植烤煙,從我們父輩那一代就開始種植煙葉,通過種植“黃金葉” 烤出致富路。
位于竹山縣柳林鄉民主村一片烤煙基地上,煙農周永華雇來采摘煙葉的工人正在田間忙碌。滿載煙葉的敞斗小型貨車上油門一踩,歡響著向烤房奔去......
“我家今年在這里種了160多畝?!鼻皫啄?#xff0c;每年種煙90畝,蔡華震早已邁進小康行列。今年遇到好政策,縣里對基地地塊進行了合理優化,他家一鼓作氣多種了70畝,力爭產值有突破。
“你看,煙株根莖粗壯,高矮一致,煙葉寬大肥實,整片煙田金燦燦的一片,長勢良好,又是一個豐收年。”張修祿遠遠望著煙田的煙葉,漏出喜悅的神情。
貧困戶向傳英已在張修祿家的煙地里干了50多天,每天120元,她覺得很滿足?!皫屯赀@家幫那家,光是烤煙種植,我們一年有五六個月可以務工增收。”向傳英說,她們這樣的“中老年婦女務工隊”農忙時節流轉于各個烤煙基地,每個家庭每年僅依靠烤煙產業就可以增收2萬元以上,“其他產業有需要我們也去做,只要勤勞肯干,沒有理由不脫貧?!?/p>
產業興,就業穩。柳林鄉公祖村冷代明家今年種煙120畝,目前已烘烤出爐18爐約7200公斤煙葉。從新能源烤房窗外往里看,片片煙葉已呈誘人金黃色。烤房外,他家雇請的群眾正忙著卸車、編竿。冷代明說,時令不等人,每天都在雇傭工人采收煙葉,同時也為地方留守人員提供就業機會。
近年來,竹山縣地方黨委政府將煙葉產業作為南部山區的主導產業,以及部分偏遠鄉鎮的脫貧產業,涉及柳林、官渡、擂鼓、深河、大廟、雙臺6個鄉鎮。
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向縱深推進的大潮中,落實掛牌督戰要求,打好產業攻堅戰。按照網格化管理、專班化推進、訂單化銷售的工作思路,把烤煙種植計劃逐漸向貧困鄉鎮、優質適宜煙區傾斜,2023年深河鄉煙葉面積發展至2500畝,利用科技創新手段、引進新型技術措施、推廣使用農機具設備,全方位提升煙葉質量,降低煙農用工強度,提高工業企業認可度。
全縣煙區涉及的6個鄉鎮,以煙葉產業為載體,在產業扶貧致富道路越走越寬,已經成為了廣大煙區農民,是助力鄉村振興中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和支柱產業。煙葉已成為竹山縣農民增收致富的“黃金葉”。
好山好水育好煙,竹山縣充分發揮秦巴山區的自然生態優勢,通過建設煙區產業綜合體,并以產業綜合體為中心向周邊延伸,推動煙糧、煙油、煙經等多元產業融合發展,穩固了煙糧面積,拓寬了煙農增收渠道,為鄉村振興貢獻“金葉”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