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煙葉長勢好,烤得好、分得好、賣得也好,收入肯定不賴。”10月30日上午,在山東濰坊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洛莊煙站,交售完最后一批煙葉的農場經理徐西輝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開心地說。
圖為:徐西輝出爐的煙葉又黃又軟又亮
徐西輝今年58歲,是諸城市賈悅鎮大吳家莊村人,目前他在本村經營著一個小型的煙葉農場,今年種植烤煙80畝。
果斷轉行辦農場
“我曾在工廠里打過18年工,又開了8年飯館,從2018年開始,我又回村經營起了煙葉家庭農場……”聽他談起經營煙葉家庭農場的事,徐西輝一張口就連說了三個“8”。
1992年,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徐西輝把剛剛承包的土地交給妻子一個人打理,自己跑到縣城的一家外貿企業打工,一干就是18年。2010年,徐西輝放棄了外面的工作,傾盡積蓄,又貸了一部分款,在賈悅鎮駐地蓋起了一座三層小樓,利用沿街的優勢開起了家庭餐館。餐館開了8年,不僅還清了貸款,還供兩個兒女讀完了大學。徐西輝是個有心人,開餐館的同時,他時刻關注著家鄉的變化。當看到煙葉生產有經營潛力的時候,他再次抓住機會,果斷轉讓了餐館,回村承包了120畝土地,開始經營煙葉家庭農場。
“看到煙葉生產政策好,煙草部門對家庭農場的扶持力度大,當時我就對經營農場及煙葉規模化種植充滿了信心。”談起經營煙葉家庭農場的原因,徐西輝說。
徐西輝說,他當時選擇轉行的原因主要是看到,煙草部門投資建烤房、興水利、修煙路,煙葉生產條件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年輕人都愿意外出打工,村里的土地開始出現撂荒現象,政府部門為此搭建了土地流轉平臺,讓租賃土地變得更加容易。
煙葉經營感觸多
“這些年經營煙葉家庭農場的效益怎樣?”
“不瞞你說,我經營農場6年了,收入一直比較穩定,比在外面打工強。”徐西輝坦率地說。
2018年8月初,持續的強降雨讓頭一年經營農場的徐西輝經受了第一次考驗。他的120畝煙田大半處于低洼地帶,大雨過后,煙田內白汪汪一片,眼看剛剛開始烘烤的煙葉面臨絕產,徐西輝著急上火,半邊臉都腫了起來。正在他手足無措之時,洛莊煙站的煙技員及時向諸城市局(分公司)反映了他的受災情況。諸城市局(分公司)緊急抽調來兩臺(套)大功率抽水設備,連續三天不間斷地向外排水,才保住了徐西輝的煙田,大幅降低了損失。雖然當年收入受了些影響,但年底結算,加上補貼,收入卻非常可觀。此后,徐西輝對經營好農場的信心更足了。
“經營煙葉家庭農場以來,您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要說我感觸最深的,是越來越完善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以及精益生產技術的應用,讓種煙越來越省心。”對于筆者的提問,徐西輝稍加思索后,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他說,隨著煙葉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機耕路貫穿煙田,合作社以及農場自有的許多機械都可以直接開到煙田里去,像冬耕、起壟、植保都實現了機械化操作,減少了許多環節的人工成本。再看看煙農專業合作社烘烤工場的那一排排密集式烤房,全都安裝上了現代化的溫濕度自控儀,只要設置好烘烤程序,一個人就能看管幾十座烤房,比以前輕松多了。
煙農合作社幫助大
“剛開始經營農場那一兩年,我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解決用工問題上。煙葉采收、運輸、裝爐、烘烤每個環節都需要雇人,一到農忙時節,我最頭疼的就是雇人。有時本地雇不到人,還要到外地去雇,來回接送不說,還要安排吃住。十幾個人吃飯可不是小事,老伴也跟著忙得團團轉。”對剛開始經營煙葉家庭農場時的情景,徐西輝記憶猶新。
圖為:合作社機械配套齊全,經營農場省心省力
“現在好了,從育苗到分級加工都有合作社的專業化服務,不用自己組織生產、加工,我和老伴輕松多了。”說起合作社的好處,徐西輝有些興奮,“你看現在烘烤季節,煙葉采收、運輸、裝爐、烘烤、卸爐、分級都有合作社的專業化服務,經營煙葉農場不僅省心省力,還更省錢了。”
對于煙草部門及合作社的技術指導與服務,徐西輝從三個方面進行了介紹。在技術方面,由煙站或合作社技術員提供技術指導;在資金方面,煙站協調合作銀行為其提供低息貸款;在用工方面,育苗、起壟、覆膜、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分級等生產環節,均由合作社派專業隊提供全程服務。每到一個生產環節,徐西輝都提前向合作社提出用工需求,然后合作社根據需求進行派工,打個電話就解決了。
“種煙越來越輕松、收入越來越穩定,當然是要把煙繼續種下去了,我有信心。”當問及今后的發展打算時,徐西輝斬釘截鐵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