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正值冬耕備播關鍵時期。山東省諸城市農民正忙著搶抓農時,對煙田進行及時冬耕。與往年不同的是,傳統的農機逐漸被智能化的農機設備所替代,一批“聰明又能干”的智慧農機活躍在田間,呈現出一番別樣的冬耕圖景。
諸城市賈悅鎮郭家莊村的成方煙田,伴隨著“轟轟”的機器聲,一臺大型拖拉機配套大型翻轉犁來回穿梭,身后翻出一片片明晃晃的犁花,與耕前土地形成鮮明對比。與其它農機略顯不同的是,大型翻轉犁機身上裝有小小的智能終端和攝像頭,它們能夠詳細記錄農機的作業面積、軌跡、土地平整度等數據信息。
圖為:煙區農機作業現場
“只要打開手機APP,就能看到大犁的耕作層有多深、耕作面積多大、有無重復和漏耕的情況,因此這種智能翻轉犁的平整度也更好。”諸城孟友煙農專業合作社農機隊長黃俊苓介紹道,農用機械在煙田里作業的同時,作業軌跡、作業面積、作業質量等實時在后臺顯示,確保技術標準落實到位。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應用到傳統農業生產中,各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涌向田間地頭,煙葉種植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逐步由傳統農業向智能化轉變,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標準,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目前,煙草農業正加速由規模化向自動化轉型,進一步推進煙葉生產提效增速降本成為迫切需求,農機裝備的升級成為關鍵。”山東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科科長宋江龍說。
為此,諸城煙區借助科技手段,積極推進農機農藝融合,以統一煙田起壟標準為基礎,以采收機械化為導向,統一作業流程方式、農藝技術參數和生產物資規格,建立宜機化農藝標準體系;同時,創新突破關鍵環節農機裝備,開展智能農機探索研發,優化資源配置,推行社會化服務,實現農藝、農機、農田一體化,不僅實現了煙農輕簡作業,而且促進了資源合理調配和產業科學布局,讓更多農民從中受益。
針對移栽、打頂、采收環節用工多、機械化作業率較低,煙草農機專用特征明顯的實際,諸城煙區重點研發移栽、打頂、采收等如高速井窖移栽機、智能打頂機、龍門架式單壟采收機等關鍵環節配套機械,補齊了全程機械化短板。同時,還大力引進應用農機導航、智能感知和遠程數據通信管理等技術,以智能機械服務煙葉生產,探索全程智慧農機作業標準和應用模式。
針對行業農機當前存在的中小型機械偏多、作業功能單一、智能化水平低、新型農機裝備匱乏等實際狀況,諸城市局(分公司)堅持“兩手抓”,一方面, 以“能用、實用、好用”為原則,加大現有煙用農機的改造升級,加快推進農機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轉變;另一方面,積極推進農機托管服務,以煙農合作社為依托,整合社會資源,以農機社會化服務托管為手段,按市場運作方式,開展訂單作業,實現煙農合作社有組織有計劃的規模化作業服務,從而提高農業機械利用率和作業效率。
圖為:為農機安裝定位系統和攝像設備
諸城煙區還堅持以煙農為中心,搭建起煙葉智慧平臺,加強煙區生產可視化、煙田管理精準化、人機設備互聯化、管理服務在線化、查詢分析智能化方面的研究與探索,推動煙葉生產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手機下載個APP,就能對烤房進行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并排除異常,煙葉烘烤質量有保障。”在諸城市賈悅鎮李二莊村,煙農常夕波正在對煙葉烤房信息化監測設備進行冬季保養封存,對于近年來煙葉生產發生的變化,他感觸頗多:“現在種煙真是輕松多了,只要一部手機,不用跑路就可以線上完成煙葉種植合同簽訂、信息查詢;隨時隨地可實時監控育苗大棚、烤房;在線下單預約,便有一項項專業化服務送到田間地頭……‘一部手機種好煙、輕輕松松把錢賺’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正變成現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