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名叫李林珂,陜西省咸陽彬州市永樂鎮湫溝村人,已年近六旬,8年前的他和周圍的鄉親們一樣,以種植和收購銷售蘋果為主,一度過著還算不錯的日子。和其他鄉親們不同的是,除了糧食、果樹,他還有5畝煙田。
在致富的路上,自然災害頻發帶來蘋果質量不盡如人意,原本波動巨大的果品生意越來越難以維計,老李因此還欠下了不少債務。5畝煙田穩穩的收入給了他希望。2015年,他把煙田擴大到35畝。
讓李林珂沒有想到是,當地的煙草部門給了他極大的支持,從大田管理到烘烤分級,教會了他許多煙葉種植的新技術,種植煙葉的第一年就豐收了。第二年,他完全放下了果品生意,踏上了專業種植烤煙的新路。
八年時間精耕細作,借著地方政府和煙草公司的好政策,他熟練掌握了栽植、烘烤、分級等技術。這些年,李林珂守著土地,種煙“種出”好生活,不僅還清了債務,而且家里的經濟得到不斷改善,收獲了越來越多的幸福。
“長江后浪推前浪,兒子有文化比自己能干,我這是后繼有人了!”李林珂笑呵呵地說。九零后煙農李永強是老李的兒子,32歲,三年前在西安等地務工,到年底一算賬,沒日沒夜干了一年也沒掙到啥錢。老李嘗到了種植烤煙的甜頭,干脆把兒子也叫回來跟著自己學種煙。
父子倆的性格迥異,相處起來總是各執己見。但在種煙這件事情上高度統一:想把煙葉種好,就得像對家人一樣用心照料。
李永強返鄉學種煙。
“人難請,請人難,管理更難。要想取得好收益,必須抓住產業工人這個群體。從移栽開始,我就為工人在田間提供礦泉水、手套、毛巾等,合作社配備廚師,保證每天早餐一個雞蛋,每天有肉吃,搞好后勤服務,讓大家精心、安心工作,解除務工隊伍的后顧之憂。”老李善于人的管理,他不但種煙技術老道,還善于管理,常年帶領100多名來自周邊村子的群眾忙碌在田間地頭,風里來雨里去,跟著老李種煙的村民,工齡最長的有8年了。
“種煙一環扣一環,哪個環節都不能忽視。在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若使用上了機械,我們便可以實現全環節的精細管理,保證每一畝煙田的產出都是高效的。”在推動種植產業走上正軌的時候,頭腦活,懂技術的李永強大膽提出:烤煙種植全流程機械化作業的想法。李林珂支持兒子的建議,選擇迎合時代趨勢,跟上機械化的新潮流。在煙草部門的扶持下,在父子的努力下,從冬深翻、育苗、整地、移栽、中耕、植保等各個環節已初步實現機械化,畝產值亦逐步提升。
“無人機與傳統人工噴霧器相比,噴灑均勻度高、霧化效果好、精準施藥效率高,有效節水省藥、又省出大量的勞動力,一天就可以完成種植的200畝烤煙,大大降低了種植成本。”李林柯開心地說,他在烤煙種植中,育苗機械化達到100%,機耕機械化達到100%,中耕機械化達到100%,起壟施肥覆膜機械化作業率達到95%以上。
“我們種植的700多畝烤煙,每年用工量80到100人參加到烤煙生產各個環節,每年給工人工資支出大約是150萬元。另外,三個技術人員年平均工資達到四萬五千元左右。” 2022年,李林珂和兒子李永強共同管理的700多畝烤煙純收入百萬元以上,不僅成為鄉村振興新畫卷中發展實現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而且輻射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李林珂越干信心越足,把目光轉向鄰縣旬邑馬欄金盆社區,牽頭成立了旬邑縣大財富烤煙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烤煙530畝。兒子還繼承了他創辦的彬州市金科種養殖業專業合作社,種植烤煙240畝。
李林珂為分級人員講解煙葉分級要領。
李林珂為周邊務工村民講解煙葉采收技術。
現如今,李林珂和李永強被公認為十里八鄉的能人,熟練掌握烤煙種植中移栽、田管、烘烤、分級等技術。在煙葉烘烤工場內,停著一輛輛滿載煙葉的農用車,煙農們來回搬運著剛剛采收回來的鮮煙葉,工人們動作麻利,編煙、裝爐、開爐烘烤,黃燦燦的煙葉經過烘烤后,搖身一變成了致富的“金葉子”。
煙葉采收期間,連片的烤煙綠中泛黃、黃中有綠,煙葉肥大,在陽光的照映下,隨著微風蕩起層層綠浪,父子倆總是親自到現場,對工作人員進行指導。煙地里,周邊務工的群眾穿梭其間忙碌地采摘煙葉,并一捆一捆扎好、搬運到指定位置。
金葉滿目,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金黃。一車車金燦燦的煙葉,在收購人員的指導下,一捆捆送進分撿區。分級工作人員對送來的煙葉進行層層把關,仔細篩選把關手中的煙葉,打包員將分級好的煙葉進行整理打包,從分級、質檢、上稱、打包等環節相互配合,每一步都有條不紊,整個煙葉收購現場井然有序……
李永強談起今年的收益情況,一臉的笑容透著滿滿獲得感,種植烤煙風險小、見效快,他的240畝烤煙除去成本,大約有40多萬的純收入。
李林珂更是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他也細細算了一筆賬,他在旬邑馬欄種植的530畝烤煙,今年純收入120多萬。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