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農業發展的本色。走好低碳煙葉的綠色烘烤之路,是湖北省襄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一直思考和探索的考題。近年來,湖北省棗陽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積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全力構建煙區綠色發展模式,努力實現“綠色烘烤”,抓好“生態”“經濟”兩本賬。
變廢為寶,綠色烘烤降本增效
天還沒亮,在烘烤工場中,烤房的風機正轟隆隆的工作著,煙站的技術員陳磊也早早來到烘烤工場開始他一天的工作,帶著手電筒逐個查看烤房的觀察窗和自控儀,每天當他的表情從眉頭緊鎖到喜笑顏開,就意味著今日烘烤順利過關。
“種的好不如烤得好,每年烘烤是我們和煙農最擔心的環節,不過現在新能源烤房用起來很方便,在我們技術員和煙農的配合下可以輕松管理一大批烤房,這樣一來烘烤成本大大降低,主打一個讓人省心。”技術員陳磊說。
“現在的生物質新能源烤房可比以前的傳統烤房用燃煤和柴火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兩三個小時就要加一次料,還全靠人工添煤,又臟又累,晝夜不停地守在烤房旁邊,費時費力卻賣不出好價錢。”煙農楊大哥夸道。
生物質顆粒以煙桿、玉米稈、鋸末、廢舊木材等廢棄物為原料,將農林廢棄物“變廢為寶”制作成可直接燃燒的新型清潔燃料,高熱值、低危害可以保障燃燒時無煙無味,嚴格控制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顯著提升烤煙效率和質量,輕松實現“低碳烘烤”。
“目前,生物質顆粒燃料烤房的自動送料功能,可實現加滿一次用一天,煙農無須日夜守在烤房邊加燃料、掏煤灰,每天前往烤房查看兩三次即可,大大降低了勞作強度,節約了不少人工成本。而且燃料成本低,熱效率高,用于烘烤煙葉簡直就是經濟、環保兩不誤。”煙站站長邱俊說到。
綠色轉型 集體產業造福群眾
走進棗陽市吳店鎮玉皇廟村,在村辦的煙葉產業示范園中坐落著60座標準化新能源烤房,其中54座為生物質顆粒燃料烤房,6座為智能化電能烤房。
“以前的烤房都是煙農自己家建造的磚混烤房,一個村里的烤房是東一座,西一座的,十分零散,既不好管理指導,又不能合理的分配對應的種煙地塊”村書記李德福說。
村集體創建煙葉產業示范園,讓一座座標準化新能源烤房,在烘烤季可以運轉更加科學高效,通過采用預約分配的方式,煙農們只需要按分配的次序把煙葉拉過來,在對應編號的烤房進行烘烤,與此同時技術員每天都能對全部在烤煙葉進行跟蹤管理,高效便捷的同時,又資源最大化的利用了所用的烤房,讓每一片煙葉在烘烤季都有屬于自己的“歸屬”。
“咱們村烘烤工場的烘烤托管才是真的省心吶,我們只需把煙葉送過來,往預約分配烤房里把煙裝好,剩下的技術員幫忙設置烘烤工藝曲線,村里集體購買生物質顆粒燃料,還聘有專人上料,清灰。既不用擔心煙葉采了沒地方烤,也不用擔心煙葉烤壞,大家爐爐都能掙到錢。”煙農唐樹義說。
現在許多大戶,在使用新能源烤房只要按照技術員指導,設置好溫濕度參數,一個人就能負責全部烤房。久而久之,大家眾口如一:“煙葉在烘烤工場,心就放肚子。”
科技創新,電能綠色烘烤在路上
為了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襄陽市煙草公司結合示范園的基礎設施條件、交通、種植規模等情況,確定玉皇廟村煙葉產業示范園作為新型智能化電能烤房的試驗基地,引進了6座不同品牌的新能源電烤房,實地進行烘烤效果驗證,開展電能烤房的綠色烘烤的推廣示范。
智能化電烤房的智能烘烤系統利用“互聯網+移動客戶端”,依托傳感器、控制器等設備對煙葉烘烤進行遠程智能操控。煙農和技術人員還可通過手機設置烘烤參數,實時查看烘烤狀態,對烘烤的時間、溫度、濕度進行精準監測、預警及調控,科學設定烘烤曲線。
“經過今年烘烤試驗,相比傳統烤房,智能化電能烤房具有節能環保、減工降本、遠程管理、烘烤損失率低等優點,智能化的溫控系統及減免人工上料、清灰,讓每爐煙可以節省成本600元左右。”煙站站長邱俊說。
“發展綠色農業是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煙葉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將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理念,不斷推廣綠色生態方式,以能源清潔化和資源循環化為特征的低碳煙葉生產方式,賦能綠色烘烤之路的發展。”棗陽市局(營銷部)負責人表示。
為了確保煙葉烘烤工作順利推進,下一步,棗陽市局(營銷部)將著力開展新能源烤房的烘烤技術培訓,指導設備的規范使用,努力提高烤煙品質,促進煙葉生產向綠色化、低碳化發展,托起煙農增收致富的綠色希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