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即至,冬日的陽光灑在大地,絲絲暖意撲面而來,人們沐浴著冬日暖陽,活力滿滿開啟新一年征程,忙碌在沃野田疇。
“我今年繼續種植煙葉40畝,仍然搞一塊‘示范樣板田’,推廣煙葉生產技術,讓大家都走上產業發展致富路。”1月2日,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鎮金龍村一組何文平一邊整地一邊說道,我們村是紅色村,要傳承紅軍一心為民精神,幫助大家共同致富。
何文平在冬耕煙田
現年57歲的何文平,對煙葉種植情有獨鐘,種植煙葉30多年來從未動搖,一直不間斷。他不但是村里公認的“鐵桿煙農”,還是村里“一把軍刀”的傳承人。
“紅三軍在十字路休整時,軍部就設在我們家。臨走時賀龍還給我爺爺贈送了一把軍刀。一直以來,我們家視這把軍刀為傳家寶,講述紅軍和軍刀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把紅軍精神世世代代傳下去……”何文平感慨地說道。
1934年4月,賀龍率領的紅三軍在十字路老街休整,因何文平祖輩房屋較為寬敞,紅三軍軍部就設在他們家。賀龍在這房屋里指揮練兵、部署軍務,并在當時的關廟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字路會議。期間,包括何家老少在內的村民視紅軍為親人,在生活方面都無償提供方便。何家更是相敬如賓,只要家里有的生活物資都毫不保留的拿出來,紅軍也非常感激。后來紅軍離開時,湊齊錢物為何家補償費用,可何家怎么也不肯收下,無奈之下賀龍就將一把軍刀贈送何家作為紀念。
“賀龍給爺爺贈送軍刀時,父親那時還小只有4歲,是在父親懂事后爺爺才把珍藏的軍刀讓父親見過,并經常講述紅軍和軍刀的故事。爺爺在去世的臨終前,再三叮囑父親要把軍刀保管好,當著傳家寶傳下去。待我長大成人,父親又給我講述紅軍和軍刀的故事,后來父親去世后我就接過這把軍刀保管。”何文平講述著,為了讓‘一把軍刀’永遠傳承下去,2018年我就將這把軍刀捐贈給利川博物館作為歷史文物珍藏。
作為“一把軍刀”第三代傳承人,何文平從小對父輩耳濡目染,在父輩紅色思想的影響下,他早早的加入了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并將“一把軍刀”和紅軍精神繼續傳承,帶動和示范引領村里各項事業發展。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和小組長,我有責任和義務傳承紅軍精神,要在無私奉獻中展現為民情懷。”何文平說道。
何文平家“紅三軍軍部舊址”
知責于心,踐責于行。2022年恩施州煙草專賣局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秉承“紅色引領、金色致富、綠色發展”思路,挖掘紅色資源,修繕十字路會議舊址、紅三軍軍部舊址和賀龍老街。何文軍得知后主動配合,迅速組織村民召開小組會、院子會進行廣泛動員,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和建議,耐心講解,按照總體規劃,該讓地的讓地、該搬遷的搬遷、該出力的出力,也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他還將自家“紅三軍軍部舊址”房屋騰出來修繕打造,又發動7戶農戶出資出勞修建賀龍街下水道150米。竣工后又當起紅色講解員,義務為游客講解“一把軍刀”和紅軍的故事。
2023年,村里加大產業發展力度,將煙葉特色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何文平憑借30多年煙葉種植的豐富經驗,種植烤煙40畝,發動和帶領30多戶村民種植烤煙,走產業發展致富之路。同時,主動辦起煙葉種植“示范樣板田”推廣生產技術,經常深入返鄉“新農人”的田邊地角,從煙葉育苗、移栽、烘烤等環節,免費講解和傳授煙葉生產相關知識,解決生產技術難題,保證了煙葉生產質量,穩定了煙農收入。
“作為‘一把軍刀’的傳承人,我要繼續傳承紅軍無私奉獻和一心為民精神,帶動和幫助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產業發展中來,走共同致富之路。”何文平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