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四川省冕寧縣金葉社區(qū)一組煙農 盧 勇
我今年55歲,種煙30多年了。
多年前,我的家庭條件不好,一家人只能勉強維持生活。肩上的擔子重,想做點小生意沒有本錢,想出去打工又放心不下一家老小,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種地,苦力下了不少,收入卻還是少得可憐。
看到其他人靠種煙過上了好日子,我也開始種煙。人家種3畝、5畝,我起步就種20畝,想著多種點多賺點。
就這樣,我靠種煙讓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修房子、買電器、購農機,供兒女上大學,大學畢業(yè)后我還資助他們在城里買房買車。所以,種煙可以說是我開啟致富門的“金鑰匙”。
我勤學習肯鉆研,不錯過煙草公司開展的每一次技術培訓。煙技員很負責任,隨時上門提供技術服務。這幾年,我的種植水平越來越高,被煙農們推選為我們這個片區(qū)的育苗專業(yè)戶,為800多畝煙田提供煙苗。光是育苗的純收入,每年就有5萬多元。
我會操作大型農用機械,每年春耕,我開著拖拉機去幫十里八村的煙葉種植戶犁地、起壟。他們信得過我,說我起壟技術好,愿意找我干。除去成本,每年在這一項上面我也能掙個3萬多元。
前幾年,在煙草公司的指導下,我辦起了家庭農場,通過流轉土地擴大了種煙規(guī)模,每年種煙90畝左右,收入也不斷增長。
在冕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指導下,我認識到了糧食安全的重要性,走上了“糧煙融合”的道路。
2023年,我按照煙草公司要求,采用隔行點播技術,在煙田套種了20畝大豆,這也是一塊收入。煙葉采收完,我及時拔掉煙稈種秋蕎麥,交售完煙葉收豆子,豆子收完收蕎麥,緊接著又開始深耕曬壟,一年四季人閑不著,土地利用也實現了最大收益。
我積極響應煙草公司的倡導,讓“糧煙融合”在實際生產中落地生根,因為我不僅是鐵桿煙農,更是職業(yè)煙農,職業(yè)煙農就要起帶頭作用,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煙葉移栽、采收、編竿、烘烤等環(huán)節(jié)需要請工,我每年大約為村民支付工資13萬元左右。帶著村民一起致富,這也是我的一大收獲。
2023年,煙、糧給我?guī)淼氖杖胗?0多萬元。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大潮中,我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致富之路。
靠著種煙的收入,盧勇蓋起了漂亮的新房。馬萍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