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鎮新樂村的高標準農田里,農戶正趁著晴朗天氣搶抓播種小春馬鈴薯,部分田地已播種完成覆蓋上地膜,機器轟鳴,勤勞忙碌的身影......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為扎緊“糧袋子”,讓糧田繼續“務正業”,筑牢糧經安全“壓艙石”。宣威市倘塘鎮緊扣“糧煙協同”項目,整合資源,大力推廣“煙薯輪作”種植新模式,達到耕地輪作與保障糧食供給協同產業增收的良好互動,促進群眾持續增收,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據了解,2023年,宣威市倘塘鎮新樂村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建設650畝高標準農田,大力推廣“煙薯輪作”種植模式,于4月份開始種植烤煙,前茬收獲后,又在冬季種植小春馬鈴薯,期間實現全程機械化輪作。
由于冬季氣溫較低,病蟲害發生相對較少,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有利于生產綠色、無公害的馬鈴薯。加之小春馬鈴薯的生長周期較短,可以在春季早收,為后續的輪作種植騰出時間,實現土地的高效利用。
針對“兩煙協同”項目建設,倘塘煙站負責人朱尤飛這樣說:“我們以處理好“煙糧關系”作為在重農抓糧大格局中找準產業發展方向,通過打造“糧煙協同”發展典范,順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趨勢,引入能與增收產業協調發展、互補高效的高原特色農業作物,形成主業與馬鈴薯、玉米、四季豆、飼草等一體發展的模式,切實加強基本農田全周期管理,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穩定種植規模、提高發展效益,推動農田可持續經營、群眾可持續增收、產業可持續發展,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群眾分享更多的產業增值收益。”
2022年以來,宣威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打造“農田輪作第二糧倉”定位要求,在構建產業與糧經作物科學耕作制度及穩定生產的基礎上,探索實踐“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的“宣威方案”,在重農抓糧的大局中持續穩固增收產業發展基礎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促進鄉村振興。
曲靖福倉金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志介紹:“每年可以從4月份開始種植烤煙,9月底前收獲結束,然后又可以種植小春馬鈴薯,給當地的新樂村民帶來了大量的務工機會,一年的務工支出大概在120萬左右,小春馬鈴薯畝產3噸左右,畝產值預計達到7000多元,我們實施了全程機械化種植,也給我們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降低了企業的種植成本,為鄉村振興貢獻了一份力量。”
“煙薯輪作”的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減少連作障礙,對烤煙的生長也有益處。推廣煙薯輪作這一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模式,通過合理的種植和管理,能實現馬鈴薯和烤煙的雙豐收,該產業共惠及新樂村515戶農戶,為農民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
新樂村黨總支書記孔德斌說:“新樂村委會流轉土地600多畝,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輪作,實現全程機械化,提高土地利用率,調優產業結構,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倘塘鎮2024年預計種植小春馬鈴薯4000余畝,全程機械化650余畝,品種以云薯902、沃土5號、v7、威芋3號、七彩轉心烏為主,現在已完成小春馬鈴薯播種3700余畝,4月份可陸續采挖上市。
下一步,倘塘鎮將不斷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通過農業種植輪作、科學化、機械化等方式,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進一步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