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以勒鎮毛壩村田間一片繁忙。煙農吳春慶正駕駛機械,沿著田地耕作。看著他身材單薄瘦弱,皮膚黝黑粗糙,你怎么也想不到,他竟是一個小小“發明家”。
2021年,吳春慶決定返鄉創業種起了烤煙。早些年,吳春慶帶著妻子兒女來到福建,靠打零工為生,一年到頭,掙的錢也不多,家庭開銷緊張,吃穿住行都成問題,還欠一身外債。吳春慶一度揪心無助,于是他決定放棄外面的工作回鄉創業,看到相對貧困的家鄉和村民,決心要做點什么。以勒煙葉工作站了解到他的想法后,主動跟他聯系,經過幾次談心后,吳春慶了解到種煙效益好,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始種植烤煙。
第一年,吳春慶種了30多畝地。在煙站技術人員的悉心指導下,他認真落實每一項生產技術,年底單賣煙收入就有14萬多元。吳春慶拿到第一筆收入時,他的喜悅溢于言表。吳春慶吃下一顆“定心丸”之后,他決定逐漸擴大規模,從30畝種植穩定在80畝,年收入達40萬元左右。吳春慶的煙田增收已超出全縣平均水平,成功奔上“致富路”。
吳春慶愛好創新鉆研,從未缺席一場煙葉生產技術培訓。他總是緊握筆和本,認真記錄生產要點。在落實種煙科技方面,更是大膽嘗試、勇于創新。他在移栽環節探索制作出的“電動破膜掩土器”,硬是把每畝地的破膜掩土效率提高了近10倍,大大降低了煙農的勞力成本投入。生產的每個環節,凡是能夠達到減工降本的農機農藝融合的小發明、金點子,他都樂于思考,并率先采用、主動推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以勒煙站職工集其智慧,研發破膜掩土裝置獲得專利,并榮獲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系統第九屆優秀精益改善建議。如今,破膜掩土裝置已在全縣推廣使用。
吳春慶正在冬耕翻犁(右一)。
吳春慶通過智慧種植烤煙,走上了致富路。他依靠種煙致富的故事在十里八村廣為流傳,慕名而來和他探討種煙技術的煙農越來越多。短短三年時間,帶動了周邊20多戶農戶也加入了種煙隊伍,為當地經濟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