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湖南東安煙葉產業的產質量雙雙實現大突破、大跨越、大發展,煙葉支部全體黨員忠誠奉獻、敢打硬仗、服務大局的擔當精神在實踐中經受住了考驗,交出了一張無愧于新時代煙葉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煙葉支部正視差距、直面難題,黨員帶頭干、示范干的意識進一步樹立和強化,義無反顧地擔負起東安煙草再創業、再騰飛的重擔,為東安現代煙草農業轉型升級、煙農增收致富奮力開辟新的道路。在這個征程中,涌現出了許多或樸實、或感人、或暖心的事跡,其中一名黨員的所作、所為、所行尤為集中具體地體現了煙葉支部黨員的集體形象,他就是現擔任大盛片區負責人的蘭柏青同志。
把煙農裝進心里——好口碑的保持者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可是好口碑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卻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對此,蘭柏青用他的實踐為我們打開了一個視角。
2023年的煙葉移栽期,東安煙區普遍出現了連續干旱的不利氣候,蘭柏青負責的大盛、南橋兩地更是出現了少雨多晴的多年不遇的情況,煙農紛紛反映煙苗栽下去成活率偏低。蘭柏青聽在耳里急在心里,白天一處處煙田實地查看煙苗成活情況和取水條件,晚上跟片區煙技員碰頭匯總情況,逐戶逐地塊制定抗旱保移栽的措施,“不落下一戶煙農、不漏掉一塊煙田,確保煙苗成活,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在他的這個思路下,大盛片區積極開展煙農自救、多方協同的抗旱保移栽行動,積極協調環衛消防車輛運水、電灌取水、水庫開閘放水等多種形式把“救命水”送到田間地頭,澆灌進煙農干涸冒煙的心田。一句“來水咯”,群眾的笑聲和蘭柏青查看煙苗成活的背影交織在一起,我們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有了更深的認識體會,因為我們原本是群眾的一員,我們才能對群眾的疾苦感同身受,為此我們就會自覺地跟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依靠群眾的力量去攻克一個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難題。
“我們的工作就是為煙農服務,煙農的事情就是我們的事情,如果做出了一點成績,我希望大家不要感謝我個人,是公司為我提供了平臺為大家服務,拜托大家多支持煙草公司的工作,把煙種好,讓大家的口袋鼓起來”,不居功、不自傲,蘭柏青同志的好口碑不僅僅是老百姓對他個人的認可,同時也為公司樹立了良好的對外形象,彰顯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
與煙農交心交底——好操守的踐行者
煙葉生產規模的擴大,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首先要面臨的就是新煙農的不斷涌現,蘭柏青常對新戶說的一句話就是,“種煙有風險,決定了種煙就要好生對待,人糊弄煙一時,吃虧的最后是自己”。
對待未知的風險,蘭柏青總是會提前跟煙農講清楚利害,并且在實際生產指導中糾正煙農的不當行為。大盛井塘村的雷久滿對此深有體會,2023年他種了55畝烤煙,因為是初次種煙,看到前期煙葉長勢因干旱而滯后,生產積極性下降,出現了負面情緒,農事操作跟不上生產節奏。蘭柏青在巡查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連續與雷久滿談心談話,現場指導他調整施肥方案,因地制宜給出解決措施,重新找回信心,幫助他度過了思想上的難關。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農村工作難做,很多時候不是說這項工作本身落實有難度,而是在于一個老鄉觀念轉變的問題。熟悉蘭柏青的人知道,他不會因為煙農一時的固執想不通而放棄努力,“工作的關鍵在于取得煙農的理解和信任,做通思想工作,盡最大的努力讓煙農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自己首先就不能埋怨煙農不理解不配合,設身處地站在煙農的位置上考慮事情”。
事實證明,跟群眾交心交底,才能聽到群眾最真實的想法和最切實的顧慮,這不僅是一個職業人的至純粹的操守,更是一個共產黨員至深沉的情懷。
對自己要求至嚴——好作風的維護者
從事煙葉工作,經常會遇到煙農臨近飯點邀請去家里吃頓便飯的情況,這個本身毋庸諱言,千百年好客的習俗就是這么流傳下來的,蘭柏青也同樣會遇到這個問題。
“煙農請大家吃飯,這個情意我們要領,但是公司有紀律,我們作為國家工作人員,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是鐵的紀律,這個絕對不能送口子”,蘭柏青把不接受群眾吃請當做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并公開作出承諾,主動要求群眾監督自己。
吃在食堂、住在宿舍,工作時段的蘭柏青,日復一日地行走在煙田、站點的兩點一線上,樂此不疲,遇到同事打趣他說,“蘭師傅你曬得這么黑,越來越像一個老農民了”,對此蘭柏青習慣性地笑答,“黑點好哦,跟煙農好打交道”,其實以他的家庭條件,吃好點、穿好點并不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他卻選擇了一種隱入塵埃、樸實無華的生活方式,并且怡然自得,享受著在田間地頭為煙農服務的每一個日出日落、晨曦黃昏,守望著每一片茁壯成長的煙葉和每一份勤勞致富的憧憬。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