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張家界市桑植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多措并舉上好煙葉生產“三堂課”,搶抓2024年煙葉生產工作,保證新年煙葉生產實現良好開局。
“金葉夜校”理論課
(圖為“金葉夜校”授課現場)
“加強土壤保育,才能保障長久發展,如何做好土壤保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月11日晚,桑植縣白石鄉巖門村的煙農齊聚老陳家認真聽白石煙站技術員的授課。
這是2024年白石煙葉生產收購站舉辦的第一場“金葉夜校”。課堂上,白石煙站技術人員精心制作了授課PPT,圖文并茂地向煙農們講授冬翻、火土灰、生石灰等技術重點及驗收標準,同時認真地解讀當前煙葉產業政策,仔細同煙農們分析當前煙葉生產形勢,著重強調了集中育苗的必要性,并向煙農們傳達了縣局(分公司)嚴控品種的決心。
課后,夜已深,煙葉技術員并沒有急著離開,他們同煙農們一起圍坐在烤爐前,就課上沒有講到或者沒有講清楚的知識點和政策,進行了深入再交流,及時為煙農們答疑解惑。煙農老陳感慨地說道:“像我們這種山區,家家戶戶有些隔得很遠,站里組織大范圍的培訓,很難聚齊所有人,再加上白天又忙,夜晚交通又不方便,站里利用我們晚上空閑時間到我們家組織周邊幾戶開展培訓,這樣既不耽誤事,又能很好的讓我們學到知識。有什么不懂的、不理解的,站里技術員也及時給我們講解,這真的是在為我們煙農考慮。”
“田間課堂”實操課
眼下正值煙葉備耕時期,桑植縣各煙葉產區立足從“早”抓起,科學安排,強化服務,煙站技術員們把教學課堂搬至田間地頭,用實操演練為煙農們帶來精準的技術指導。
桑植縣八大公山鎮,新煙農老黃正舉全家之力忙著搭建育苗棚,煙站技術員們接連幾天前往老黃家,幫助他一起進行搭建。“育苗場地我們要選背風向陽、排水順暢的地塊。育苗池通常要用空心磚、紅磚來砌池梗,一般以生產5到10畝的煙苗最合適……”煙葉技術員細致地為老黃講解著搭建育苗棚需要注意的事項。
“漂浮池建好后,要用高效廣譜殺蟲劑、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鋪膜要防止砂石土塊劃破池膜。你看,要在池里加入自來水或者無污染的河流水,禁止使用坑塘水。水的PH值要控制在6到6.5之間,池水的深度以8厘米為宜。所有進出育苗地的人員和操作器械都要進行嚴格消毒……”育苗棚搭建好后,煙站技術員們協助老黃往池里注水,并針對苗盤、覆膜等物資的消毒消殺等事項,為老黃一一進行了答疑。老黃高興地對技術員們說:“太謝謝你們了,有你們的指導和幫忙,這項工作我才能完成地又快又好!”
“座談交流”共進課
(圖為屋場會)
陽光正好,桑植縣龍潭坪鎮趕坪村的煙農們圍坐在寬敞的屋場上,感受著冬日暖陽,互相聊起自己的“種煙經”。
“烤煙可是門技術活,不光要把握好烘烤理論知識,還要根據烤房里的煙具體變黃程度來適時調整,烘烤過程中的溫度濕度沒把握好,煙就會烤毀了。我2023年交煙的時候,煙站技術員都說我鮮煙素質好,烤后煙葉品質也高,所以只要技術到位,煙葉質量提高了,那收入自然就好了。”煙農老田正津津有味地向同村的鄉親們分享著種煙經驗。
為進一步提升煙農種植水平,桑植縣局(分公司)各煙站利用農閑之余,召集當地煙農開展“座談會”“屋場會”等形式的經驗交流活動,除了煙葉技術員們“講政策、講技術、講管理、講成效”,煙農們的經驗共享也是重要的一課。煙農們互相分享增收經驗、種煙技術和煙田管理等,老煙農們談種煙體會,新煙農們講種煙期望,致富能手們互相“傳經送寶”,營造出濃厚的煙葉種植“比學趕超”氛圍。
不同于技術員們的理論講授和技術指導,煙農們之間的經驗交流和成果分享,讓大家更加直觀、切實的感受到煙葉產業的發展前景,更能堅定全員的種煙信心,從而提高煙葉生產技術,攜手共同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各站點輪番開展生產發動座談和培訓會30余場次,督促煙農利用生石灰、火土灰開展土壤保育1.4萬余畝,發放《致煙農的一封信》等政策信息包838份,已經落實煙農838戶,確定意向面積4.2萬余畝。下一步,桑植縣局(分公司)將堅持以夯基礎、抓融合、促轉型為主要抓手,持續強化煙農隊伍建設,不斷豐富技術指導形式,加強技術指導力度,擴大指導輻射范圍,提升群眾服務能力,推動2024年桑植煙葉產業再躍新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