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高樂山頭莊壩村2組煙農楊通軍、舒明英夫婦喂過生豬,扛著鋤頭,沿著蜿蜒的生產路進入煙田勞動,心情愉悅地續寫著以煙葉為主,多業融合增收,勤勞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年過五旬的楊通軍、舒明英夫婦是對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莊稼人。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楊通軍跟隨父母親種煙,在煙葉技術員的指導下,學到了一手科學種煙好手藝,成為了名聲響當當的種煙好把式。近年來,夫婦倆把煙葉作為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來發展,始終將種植保持在50畝左右,收入維持在20萬元以上。她倆不僅修建了洋房、購置了小轎車,過上了令人羨慕的日子,還多次被縣、鎮煙葉生產領導小組表彰為“種煙能手”。
楊通軍、舒明英夫婦管理煙田
“這些年,我倆租賃鄉親們的好田好土輪作種煙,每年只有20來萬的收入,應付孩子讀書、日常開支后剩不了幾萬塊錢?!蓖蝗坏囊惶?#xff0c;雙眉緊鎖的舒明英,坐在窗明幾凈,爐火通紅的火爐旁,與楊通軍開起家庭會,商量著找尋拓展增收渠道,讓日子過得更加紅火的出路。
楊通軍用手捂著頭,沉思了一會說:“哎,我也在想這個事,就是不曉得從那里入手好呢。”
“楊哥,你活路做完了閑不住,不妨用以前學到的手藝去給人家幫忙?”正當他在發愁的時候,負責該村煙葉生產的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高樂山煙葉收購站煙葉技術員熊顯剛走進了家門當參謀,點迷津,做起起了楊通軍利用曾經學到的技術務工增收的工作,引導他倆將煙草部門讓煙農走以煙為主、多元融合增收,穩定職業煙農隊伍,推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道路的愿景變成現實。
“嗯,這辦法好,你不是會裝模、拉鋼筋和倒地坪嗎?空閑的時候,就去給人家做吧?!薄耙?#xff0c;你在換茬的地里種苞谷喂豬賣。”心里豁然開朗夫婦倆經過商量,拿定了穩定種煙面積,務工、養殖多業增收的主意。
說到做到的楊通軍在緊趕慢趕忙完移栽、管理和采烤等各個季節農活后,就駕駛著裝載著鋼筋調制機的農用車,進農家、去工地調制鋼筋、裝模板、倒地坪、修筑道路……
春去秋來,夫婦年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稱心如意的好年成。
“你這幾年,在賣完煙葉后的三多月農閑時間,去幫人調制鋼筋都有30多天,每天400塊錢,每年有15000多塊錢的收入?!笔婷饔⒕o鎖的雙眉不僅逐漸舒展開來,收獲的喜悅也盡情地洋溢在臉上。
“別急,還記不記得?每月農閑的時候我去幫人做零工有多少看頭?”舒明英剛算完第一筆賬,楊通軍就催促她趁熱打鐵算算他一年到頭的務工收入有多少。
“裝模板30天,倒地坪15天,修公路40天,200塊錢一天,一共70多天,又有14000多呢!”舒明英如數家珍地倒出了心里的那本明白賬
真是賬不算不明,越算心里越敞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他倆要趁時將每年的收入來個大盤存。
楊通軍、舒明英經過仔細盤算,算出了喜悅,算出了自信,種植30畝煙葉,賣煙收入20余萬,楊通軍務工增收3萬多,舒明英養豬收入近2萬,其他收入1萬多。每年26萬多元的經濟收入讓他家的日子過得更加殷實。
煙技員指導夫婦倆初分煙葉
開弓沒有回頭箭。嘗到甜頭的楊通軍、舒明英夫婦前年春天投入資金購進七葉一枝花種子,培育苗圃,計劃發展名貴中藥材種植,再增一條增收路。前年冬天,他倆又以干待助的方式投入資金16000多元,請來挖掘機將兩條約1.5公里長的生產路修進了煙田。
閑不住的莊稼人 多業增收奔富路。在開啟2024年煙葉生產的冬休季節,楊通軍、舒明英夫婦協作分工,躬身煙田、往返工地、飼養生豬……信心十足地邁開了以煙為主,多業融合增收致富的新步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