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夏管、秋收、冬閑是過去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如今在云南保山市昌寧縣翁堵鎮卻有著另外一番景象。進入冬季,忙碌了一年的農民并沒有閑下來,他們用多種增收方式告別了曾經的“冬閑”傳統,念起“冬忙致富經”。
甜脆豌豆長勢喜人。王曉梅攝
在翁堵鎮立桂村的田間地頭,田野換“綠裝”,菜農笑意濃。一片片長勢喜人、品質上乘的豌豆掛在稈上,一排排“綠籬笆”矗立在地頭,飽滿的豆莢綴滿枝頭,豐收之景甚是喜人。豌豆地里,菜農們正在采摘豌豆,談論著今年的好收成。立桂村黨總支書記劉紹新說:“今年立桂村種植了甜脆豌豆2000多畝,每畝預計產量達1噸左右,大約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豌豆已然成為‘金豆豆’。”
翁堵鎮的人參果也進入成熟期。茶瀟琦攝
同期,翁堵鎮的人參果也進入成熟期,金黃與翠綠相互交織,一個個飽滿多汁的人參果探出“腦袋”。翁堵鎮積極探索“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通過企業、合作社與農戶的緊密合作,實現人參果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村級通過向合作社勞務輸出,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富民增收的同時有效地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小小人參果逐漸發展成大產業。目前,合作社有社員152戶,種植基地320畝,年銷售額達500萬元。種植戶張金宇介紹,通過不斷學習種植技術,今年他家人參果可以實現收入2萬元左右。
農戶正在采收香櫞。茶瀟琦攝
香櫞、香蕉、甘蔗、玉米、豌豆......最為繁忙的要數陽旺田村的村民。“下一步村里還將依托產業園建設,集中連片種植200畝香蕉。”陽旺田村黨總支書記禹正春介紹,2021年至2023年,陽旺田村通過土地整改,形成“村委會+農戶”統一集中流轉,采取“煙糧協同,多元化發展”生產模式,實現畝均收入7270元左右。再加上種植香櫞,甘蔗,陽旺田村的冬季產業欣欣向榮。
翁堵鎮黨委副書記李小龍介紹,翁堵鎮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水渠、生產便道等現代農田配套設施,使農田灌溉、播種、耕作、施肥、收割等更加方便快捷,并充分利用冬閑耕地資源,開展“烤煙+豌豆”“烤煙+玉米”“玉米+豌豆”等生產模式,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