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宣威市煙草部門重點扶持項目“永益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線”,現場木材堆積如山、機器轟鳴,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車間的機器來回穿梭,工人們正在忙碌作業,只見一袋袋生物質顆粒被工人們搬運到庫房整齊堆碼,演奏出一曲環保增收的優美旋律。
眼前的一切,是宣威市永益種植專業合作社于2023年6月開工建設,并于當年11月10日建設完工的“宣威市永益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線”生產生物質顆粒的畫面。該生產線是宣威煙草分公司為宣威市永益種植專業合作社補貼資金92.4萬元,合作社自籌資金97.5萬元,共同投資189.9萬元建設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線,除廠房土建部分、鋼架、瓦屋面、門窗外,工程還包含破碎、粉碎、烘干、制粒,包裝、電控等機械設備。
據宣威煙草分公司基礎建設辦公室主任陳惠麗介紹:“該項目于2022年7月由建設主體方合作社提出建設申請,經過曲靖市、宣威市兩級煙草部門實地查看和多方論證后,于2022年11月提報建設申請到云南省煙草公司,經嚴格審核后于次年3月該項目得以批復建設。建設完工后,該條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線就投入生產,每小時可生產6至8噸,按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可以生產50至60噸,完全能滿足宣威市范圍內生物新能源烘烤燃料的需求。”
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在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項目得以順利推進。“合作社積極溝通協調,首先鋪設高壓電線并安裝變壓器,然后確定完成了生產線的征地和一些風機‘場坪’工作,同時組織施工方加快升壓站土建施工進度,2023年10月初土建部分完工并進行部分機械設備安裝,接著進行風機設備的吊裝工作,于當年11月初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調試,11月中旬正式投入生產。”合作社社長周強說。
在運作模式上,實行“村委會牽頭、社村聯合、資源連體、產業連片、責任連帶、利益連戶”的閉環帶動方式,由合作社協同村委會組建領導班子,形成合作社帶村發展體系,讓合作社與村民形成優勢互補。同時嚴格落實街道聯動幫扶制,煙草部門對合作社班子建設、發展規劃、技術、資金等方面進行指導和扶持,實現合作社引領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雙同步”。
對于該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線的建設投產,宣威市煙草分公司分管副經理鄧濤說:“該項目的建成不僅可以引導村名回收煙桿桔桿和一些廢舊木材的循環利用,開發清潔環保型新能源,減少投入,增加農戶收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農戶對煤炭資源的依賴,還可以解決附近部分農戶的就業問題,真正實現助農增收目的,助力鄉村振興。另外,生產線的建成還落實了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污染問題,還能為當地每年綜合創收200余萬元。”
同樣在項目建設中,值得一看的還有永益合作社現代農業示范園,園內有10000余畝“糧煙協同”種植基地,還有3000余畝果園、花卉、草坪、藥材種植基地,建成食用玫瑰、草飼料、生物質顆粒燃料加工3條生產線。投產以來,產值已經達到1000余萬元。據了解,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項目每年可回收煙桿秸稈4000噸、果樹枝干5000噸,年產食用玫瑰食品100余噸、飼料200噸、生物質燃料5000噸,實現年產值3000余萬元,帶動當地農戶就業300余人。
筆者再次步入生物質顆粒生產車間,看到工人正忙著將一匝匝木材邊角料送進長槽筒料口,木屑源源不斷地輸出,在出口處堆成了一座小山峰。一匝匝木材邊角料,沿著長槽筒料口魚貫而入,在封閉的磨粉設備中生成了木粉,然后通過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線高強度擠壓,變身一枚枚拇指大小的顆粒燃料。
據了解,這種環保顆粒燃料,是以廢棄的木屑邊角料、農作物桔梗、果樹枝樹皮等為原料,經切片、粉碎、除雜等工藝制成,主要是用來烘烤煙葉、辣椒、玉米等,還可用來做飯取暖,它的體積小,耐燃燒,便于儲存和運輸,其燃燒無煙無味、清潔環保,是新型優質環保燃料。生物質顆粒投入生產使用后,廣受市場青睞,不僅解決了周邊木材余料、桔梗的處理問題,還能真正實現將木材廢料“變廢為寶”,也增加了群眾收入。
“他們這個廠對我們老百姓確實有利,因為我們這里有很多果樹,還有很多煙桿和玉米桿,不用的還可以變廢為寶拉來這里賣,對我們老百姓來說也方便,也變成錢了,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前來賣煙桿的村民田維慶笑著說。
如今,在宣威市永益合作社農業綜合體示范園里,由煙草部門帶動,合作社成功搭建了“政府、企業、種養大戶”主體循環平臺,打通了“種植業、畜牧業、加工業”新業態循環,實現了“食品和飼料、燃料”現代煙草農業生產要素綠色循環。
創業艱難,守成出新。下一步,永益合作社將立足大農業種植平臺,開展多元種植經營模式,用好生物質顆粒生產項目,做大做強增收產業,有效破解集體經濟起步難、經營難、組織難等問題,為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注入新的發展活力,真正讓“農業產業強、集體經濟壯、村民腰包鼓”成為最美煙區的現實圖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