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的川北大地,北風呼嘯,寒氣襲人。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普安鎮標準化育苗點內,人頭攢動,熱火朝天。
“育苗池、棚架及棚外四周用二氧化氯消毒劑消毒,苗池在鋪膜前要先拍平,再噴殺蟲劑和除草劑……”
人群中,劍閣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生產技術推廣員楊潔來回穿梭,忙著進行技術指導。
自2005年進入行業以來,楊潔在煙葉生產一線默默耕耘了19年。他將煙田作為自己的奮斗舞臺,刻苦鉆研,精益求精,逐步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的“金葉工匠”。
從“門外漢”到“金葉工匠”
2005年,楊潔從西昌學院煙草專業畢業后,通過公開考試成為劍閣縣局(分公司)劍門關煙站的一名煙技員。
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楊潔信心滿滿,認為所學專業對口,定能用所學知識服務煙農。但過了不久,他就被現實狠狠上了一課。
“聽說你是煙站新來的大學生,能教一下我們怎么編煙嗎?”煙葉烘烤季,楊潔第一次跟隨煙站站長指導煙農烘烤時,一位老煙農打趣地問他。
“編煙,我讀大學時學過,但沒實操過……”面對突如其來的“考題”,楊潔頓時愣在當場。
“別站著不動啊,大學生,你不會是從來沒編過吧?”看著一動不動的楊潔,一些煙農開始起哄。
“咋會沒編過,我現在就來試試。”年輕氣盛的楊潔當即坐了下來,憑著對課本知識的記憶,手忙腳亂編了起來。
費了半天勁,滿頭大汗的楊潔終于完成了他的“作品”。“成績”可想而知:他編的煙大部分煙葉沒有背靠背不說,煙葉成熟度、密度也不均勻。
面對挫折,楊潔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激發出強烈的上進心。
從此之后,白天,楊潔穿梭在一個個育苗棚里、行走在一塊塊煙田里、奔波在一間間烤房里,虛心拜經驗豐富的同事與煙農為師,不斷積累育苗經驗、學習種植技術、提升烘烤水平;夜晚,他挑燈夜讀,認真學習煙葉生產技術,鉆研專業理論知識。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三年,楊潔的業務水平突飛猛進,所服務煙區的煙葉質量連年提升。
2008至2010年,因工作業績突出,楊潔連續三年被評為劍閣縣局(分公司)“優秀個人”;2019年,楊潔榮獲廣元市第四屆煙葉烘烤競賽一等獎,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金葉工匠”。
從煙葉技術員到煙站副站長,再到煙葉生產技術推廣員,楊潔從一名煙葉生產的“門外漢”,一躍成為全縣煙葉生產技術標兵。
讓煙農過上好日子
劍閣縣作為川北第一大烤煙種植縣,近年來深入推進煙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構建現代煙草產業體系,積極變革傳統種植模式,推動各種適用技術不斷落實落地。但多年來,上部煙葉烤后質量不高,一直是制約劍閣煙葉高質量發展的一塊“短板”。
劍閣縣局(分公司)領導班子堅持問題導向,決定抽調全縣業務骨干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從自身層面尋找破題思路。
2022年,楊潔被任命為上部煙葉可用性提升技術攻關小組組長。
此后一年的時間里,楊潔帶領小組成員進行全面實地調研,走遍全縣所有烤房,與百余戶煙農面對面交流,終于從煙田里、煙農身上、烤房中找準了癥結所在。
“異常天氣對煙葉烘烤影響很大,是導致上部煙葉烘烤難的根本原因。我縣氣候雖四季分明,日照時間充足,十分適宜烤煙種植,但每年夏末秋初采摘上部煙葉之際,時常出現一段較長時間的陰雨低溫天氣,采用傳統采烤技術難以烤出高品質煙葉……”楊潔在專項調研報告中寫道。
查明了“病因”,還要盡快開出“良方”。楊潔一刻不敢停頓,再次帶領隊員們一頭扎進烤房,通過實踐探索符合該縣實際的技術方案。
一爐煙葉要持續不斷烘烤七八天時間,楊潔最長時間連續半個月待在烘烤工場,與煙農同吃同住同勞作,身體力行參與煙葉采摘、編煙、烘烤全過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技術攻關小組徹底掌握了上部煙葉烘烤技術細節,制定出成套技術方案,在全縣進行推廣落實。
2023年,劍閣縣在烤煙收購質量方面取得歷史性突破。“我種了20多年煙,今年是烤得最好的一年,也是交售均價最高的一年。這都多虧小楊的技術指導,我們煙農打心眼兒里感謝他!”2023年煙葉收購結束后,煙農對楊潔贊不絕口。
“其實我的理想很簡單,不是評上多高的職稱,也不是在競賽中拿多少獎牌,而是用所學本領,讓煙農過上好日子。”楊潔質樸的話語道出了他的人生追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